![]() |
首页 | 招聘 | 房产 | 车辆 | 生活 | 二手 | 黄页 |
新闻 | 楼盘 | 图片 | 联盟 | 论坛 | 留言 | 同学 |
简历 | 租车 | 分类 | 装修 | 交友 | 寻人 | 培训 |
快递 | 火车 | 酒店 | Q群 | 网吧 | 天气 | 微信 |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帖子 > |
楼主 了了 发表于 2006-03-18 12:41:34 |
乡情、女儿(一) |
过了丰硕的十月,女儿已足龄七岁。不知是血缘关系抑或是天性使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出生至今重未涉足的妈妈出生地越来越充满了好奇。随着我们母女问答的不断深入,加上她越来越丰富的幻想,她小小的心灵凭添了越来越深的向往。 相反,作为离乡日久,深谙游子情节的我,由于家庭背景和生存压力,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压抑自己,不让身心轻易走上回乡的旅程,更不奢望故乡如昨,依旧“门扉虚掩,静待我的来临”。 想不到自然真是神奇,原来我所努力想淡化的一切,时光老人已把她一点一点搬进了女儿的小小心灵中,包括地方母语。 ——相信吗,那一日,当女儿拿起电话,用地道的鄂中土话叫一声从未谋面的外婆:“家家(ga ga)婆”时,热泪盈眶的不仅是电话那端如闻天语的外婆,还有在她身边漫不经心忙碌的我。她无法知道,这几乎来自母体的神奇口音,多么轻易就化解了横亘在我与母亲、故乡与我之间的恩怨纠葛。 由于上一代人的错误婚姻,曾经有那么多难以澄清的误解无法细究的隔膜努力掩饰的心痛,使得我与母亲心与心的阻隔比这千山万水想隔的两地还要难以亲近,可是,因着这声呼唤,突然间就这样风水相通情境相融。 每晚临睡前,在狭小的浴室里,脱掉一身外罩的束缚,沐浴在水雾灯光暖气朦胧昏黄氤氲的氛围里,仿佛进入温柔的怀抱与轻柔的体贴之中,女儿就会开始喋喋不休的发问、添枝加叶地回味(我以往给她的讲解加上她的想象)、惟妙惟肖的模仿(我故乡的方言、俚语),凭空地用我久违的母语与她心目中的舅估表姨对话、叽叽呀呀地用我儿时的语音唱我儿时唱过的童谣。 每每,从浴室出来,女儿似远游归来神思飞扬,而我却不知此身何处何地今夕何夕。夫呢,日复一日,仍不适应我们母女的“大澡”(上海所谓“打浴”)“小澡”(比上海“揩面打脚”更全面一些的盥洗)何以如此费时,更不解于那扇门里面我们娘俩唧唧喳喳在温习什么“功课”。 今年初夏,刚上一年级半学期的女儿因她比同龄孩子丰富的自然知识,被校教导处冠以“科技小能手”称号。说起来这还是她对妈妈的成长追根溯源的结果。从“妈妈为什么是外地人”“会讲‘外国话’(沪语外的方言)”的疑问中到对自己肢体五官的审视观察,再对《奇特的人体》、《生命之源》、《神奇的地球》《解读中国》等自然科学的关注,接着对妈妈小时候跟自己现在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中,故园边那片比鲁迅“百草园”还丰富的“刺林子”是她植物学、动物学、气候学的启蒙。 (未完 待) |
1楼 yjj863150 2006-03-19 01:42:03 |
读了上面一段文字,让我有了不可抑制的遐想.一个优秀的女人,一个优秀的应城女人,在某种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面前,依然乡情如山,母爱似海,女儿的浅吟低唱里,也有古文峰和富水河的韵味!了了,你和你的女儿,在他乡一定要多多保重,不是很忙的时侯,回来看看应城,看看你的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