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招聘 | 房产 | 车辆 | 生活 | 二手 | 黄页 |
新闻 | 楼盘 | 图片 | 联盟 | 论坛 | 留言 | 同学 |
简历 | 租车 | 分类 | 装修 | 交友 | 寻人 | 培训 |
快递 | 火车 | 酒店 | Q群 | 网吧 | 天气 | 微信 |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帖子 > |
楼主 jjtao 发表于 2009-02-03 13:39:57 |
省直管县,请自应城始 |
省直管县的改革呼声,已经很久很久了,但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可能是从省到市都感觉不好下叉,不知该从哪里着手,没有头绪。 当年天、潜、仙之所以能实现直管,是因为有荆、沙合并这个契机,但现在省内所有地市都合并完了,眼下不再具备这样的条件。 本坛曾有人建议武汉城市圈率先实行省直管试点,本人举双手赞成这一动议。因为武汉城市圈省直管,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政策优势,特区特区,就是要“特”一些,不然叫什么特区?而且,城市圈内城市离武汉较近,以后都有城际交通和放射状出口高速公路相连,圈内各县市到武汉办事很方便,“直辖”的行政成本较低。 但是,省里是否有这么大的胆量呢?尽管名义上是特区,但过去那种谨小慎微的思路已成了省里的习惯,短期内是难以突破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个容易上手的地方作为突破口,先行探路,则很有必要。 综观城市圈内诸城,天、潜、仙已然“直辖”,不存在这一问题;武汉、鄂州没有辖县,也不存在这一问题;唯剩黄石、孝感、黄冈、咸宁可供作省直管县的试验田。但黄石与大冶的建成区已基本连为一体,再单独将大冶省直管,很不现实,也不好操作。所以,实际上就是孝感、黄冈、咸宁三个由老地区行署改成的地级市,存在省直管改革遇阻力的问题。 再分析一下这几个地方,谁更应该、或更能实现省直管县,而改革成本、震荡最小,收益最大?个人认为,孝感最合适担当这个排头兵。 一、孝感所辖各县由省直管,条件成熟,优势明显 1、孝感县域经济相对均衡,直管不会给省里增加麻烦。 目前孝感下辖7个县市区,虽然其中既有汉川、应城等江汉平原小老虎,又有大悟、孝昌等国家级贫困县,看似差距很大,不平衡,但实际上孝感的县域经济在省内各地市中是最为均衡的,这从各经济指标的人均值即可看出。 以2007年人均指标(http://www.xgjmw.gov.cn/Publish/20080516090912381.shtml)为例: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汉川12286 357.72 应城12495 498.17 云梦12055 364.49 孝南10660 194.8 安陆9452 276.48 大悟5610 231.94 孝昌5778 160.58 总的看差别并不大。 尽管大悟的人均GDP仅相当于汉川的46%,不足一半,但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这个指标更能有效说明地方经济状况)却相当于汉川的65%,几近2/3,可见孝感各县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比较均衡的,差距还没有到天上、地下的地步。 这就给省里直管造成有利条件。因为,如果,差距太明显,省里将很难统筹政策。而差距不大,省里就可以放心制定相关政策,而不必过多地考虑县域差异。 2、孝感下辖各县市区与武汉距离很近,与省里的沟通很便捷。 这个显而易见,因此不多阐述。 而且,省直管后,各县的交通条件还会更加改善。距离最远的大悟,也有京珠高速,将来还有京珠高铁;看似盲肠的汉川,正在修通往武汉的一级公路,且荆武高速出口离汉川城关仅10公里,其他县市的交通条件也都很优越。 而黄冈、咸宁,则不具备孝感这样的条件。 3、孝感各县曾有“省直管”的历史渊源。 1959年11月,原孝感专署撤销,所属诸县并入武汉市。尽管当时并入的是武汉市,从表面看并非省直管,但实际上,当时普遍是适域市,市没有辖县的概念,县里的事务,基本上就是省直管。否则也就不存在后来反复的问题。虽然到1961年5月又恢复孝感专署,时间仅2年,但各县既然有这段历史,在文化心理融合上不成问题。 二、孝感所辖各县由省直管的具体操作方案 很简单,如果不考虑孝南区的问题(此问题下文再述),孝感现辖各县市实现省直管是非常容易的,孝感市直接将管辖权交给省里即可,没有任何震荡和冲突。 而且,从法理上讲,汉川、应城、安陆三市本身就是省直管,目前只是由孝感市代管而已。孝感放弃自己的代管权,只是履行一下法律形式,是件非常轻松的事。这三个市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为省直管了。 孝感一共才7个县级单位,三市由代管边直管后,这一下子就解决了一半,剩下的云梦、大悟、孝昌,可比照上述三市办理,由孝感市管辖,改由省直辖。虽然法律操作上可能比三市略多费些周折,但由于数量不(黄冈、咸宁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也很好实行。 至于孝南,解决的途径很多,既可以撤消,也可以索性再分设一个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采取哪种方式。 三、孝感各县市交省直管后,孝感的地位和出路 (一)孝感的区域中心地位不会受任何影响。 目前,孝感的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所辖各县被省直管后,这个地位会否削弱? 个人认为,省县直管,对孝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没有丝毫影响。 因为,区域性中心的定位,不是谁想有就能有的,这是有多方面因素综合的。孝感之所以能跟襄樊、宜昌这样的强势城市一样,成为一方诸侯,没有一点优势,也是不可能的。 具体来说,孝感的地位不受影响,有几点现实理由: 首先,相关部门、垂直单位设在孝感的机构,仍会对原辖各县市行使管理职能。如政法机构,被省直管的县市仍需中级法院,另起炉灶就不如直接用原灶。即使是天、潜、仙,很长一段时间也是由荆州负责的,虽然后来成立了专门的汉江中院,但孝感本身就有中院,再成立新的中院管那几个省直管县市,必要性不大。再说,十堰中院也管神农架的事项。 其次,孝感的区位,决定了即使其不再管辖原有的县市,但与原县市的联系也不会切断,相反,某些时候、某些方面还会加强。如广水从孝感划出后,在很多项目上都与孝感方面开展双赢合作,包括老京广线改造等。甚至一些企业在设立地方性管理机构时,仍将广水纳入孝感管理范围。这是由孝感的区位决定了的。 再次,无论是武汉城市圈的小局,还是湖北省发展的大局,甚至中部崛起的宏观,在客观上都需要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支点。即使坚持武汉一城独大的思路,多几个区域性中心反而会巩固武汉的这种地位。饿饭孝感,是极具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潜质的。 (二)孝感的出路很多,前景很好。 孝感现辖各县市由省直管后,孝感市本级的发展将轻装上阵,优势更为突出。具体说来,孝感有多条出路可选择: 1、成为鄂州型适域市。 鄂州下辖三个区,孝感去掉6个县市后,剩下的孝南区的面积(1020平方公里,来源:http://www.xzqh.org/quhua/42hb/09xiaogan.htm)与鄂州(1504平方公里,来源:http://www.xzqh.org/quhua/42hb/07ezhou.htm) 相当,人口(89万)只比鄂州少14万。因此,可考虑增设一区,实现城乡分治。荆门在沙洋设县之后,也把原东宝区一分为二。所以,城市增设市区,在湖北省内是有先例可循的。 2、成为东莞、中山型直筒子市。 撤消孝南区,由市直接管乡镇,实行扁平化管理。当年浙江湖州也没有设区,市里在管县市的同时,对原县级小市的乡镇,由大市直管。所以,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只要是有先例可循的事,省里办起来就不会有太多顾虑了。 3、成为天、潜、仙型省直管市。 如果嫌孝感的地位不足以与鄂州相比,那么,在剥离各县市后,孝感成为与天、潜、仙并驾齐驱的市,应该不过分。尽管孝感的官员可能不爽,但初期可以给他们高配,等他们这一朝退休后,再按天、潜、仙的模式配相应级别的干部。这样,震荡也不大。 4、成为普通县级市,保持独立性,作为增长极。 由地级市降格为县级市,市民心理上可能接受不了。但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生活问题,如果省里能在项目上对孝感给予补偿,多投入发展资金,让老百姓得好处,那么,孝感降格也未尝不可。况且,孝感最初本来就是县级市。 而且,地级市降格,同样也是有先例可循的。远的,如云南的东川,是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牌地级市,且云南全省长期只有昆明和东川两个地级市,但东川最后仍降格为昆明的一个区。与之类似的,还有省内的沙市,这对孝感来说,更是近在眼前的例子。所以,即使降格,也想得通。 再说,降格也不一定就是坏事,起码官员的级别低了,群众的负担也就跟着轻了。说不定因为此事的罕见,媒体能帮孝感炒出名呢。 四、省直管后孝感诸县的发展方向 向鄂州学习,朝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 这个也不多阐述,因为鄂州已纳入城乡一体化试点(http://news.sohu.com/20081118/n260699849.shtml),将其经验拿来即可。 届时,省里相当于只多了7个直管单位,管理难度并不大;而孝感原所辖各县市的活力却大大释放,市县矛盾自然消除,市、县发展各得起所。 当年,谭嗣同有言:“自古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套用革命先行者的这句话,“未闻不牺牲地级市而能省直管县者,有之,请自孝感始!” |
1楼 杨之柳 2009-02-04 19:28:19 |
等到那一天!实现理想! |
2楼 王者 2009-02-06 16:10:01 |
好文 |
3楼 cheng 2009-02-09 20:06:17 |
应城云梦合并,以东马坊为中心,叫"应云市",属于省直辖,早有人提过。 |
4楼 yczxs75 2009-04-11 15:15:46 |
有道理,分析的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