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聘 房产 车辆 生活 二手 黄页
新闻 楼盘 图片 联盟 论坛 留言 同学
简历 租车 分类 装修 交友 寻人 培训
快递 火车 酒店 Q群 网吧 天气 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帖子 >
楼主 沈晓侯 发表于 2009-08-25 12:18:37
周密评论:应城网大量删帖突显网络暴力泛滥(2)

应城网大量删帖突显网络暴力泛滥

文/周密(知名评论员)

21日下午,当网络上爆发“应城市长信箱闲扯”事件后,央视网、搜狐、新浪、天涯、腾讯等全国主流网站都刊登了这一条新闻,甚至事件还引起了很多海外媒体的关注。

大批网友闻讯去应城网灌水,市长信箱里塞满了没来得及办理的信件,蒲城时讯论坛的帖子,更是迅速增长到八千,回复达到
然而,如此重大事件来临,应城网论坛某管理员回复网友的总是一句复制来的话,超级版主大量删帖,引发网友新一轮的关注,有人惊呼,“网络暴力”在此事件中进一步突显出来。

所谓网络暴力,就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包括不负责任的发帖,也包括暴力删帖,它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它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也表现为网络管理者,将权力滥用,用删帖、屏蔽、封ID、下沉等非常手段,阻止一部分人表达意见,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其生产的根源很多,网民的匿名性,网络上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一些网民的素质原因,社会的不公,四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等等。其危害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

“市长信箱闲扯”事件,是“市长信箱已阅”事件的升级版,“闲扯”一词,把网民的敏感神经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不管是不是当地居民,对这样的答复,都气愤不已。网络让空间感模糊,所有的事情都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闲扯”一词发生在市长信箱,把官僚政府、老爷衙门等字眼提到台前,能不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都难,这几乎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近几年,去全国范围内多次发生。

当风暴来袭,应城政府反应相当及时,第一时间在相关媒体发布了事件真相和处理结果,也很快改变了舆论方向,使一边倒的指责声,变为指责和谅解同在的声音,这也显示了地方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正在加强,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市长信箱闲扯”事件并没有引发特别恶劣的后果,大部分网友正在逐步淡忘。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会很快忘记,事件发生地——应城的网友,还在持续关注此事。在他们看来,政府的解释是对外的,对不了解应城的全国网民的,对于本土网民,却没有一个正式的说法。于是,应城论坛成为他们继续发声的阵地,一时间,留守的,外出务工的应城人在网上奔走相告,开办了几年不火的应城网论坛一下热了起来,面对如潮的评论,海量的留言,是欲盖弥彰,还是积极引导,堵、还是疏,是个问题?

在这个人人可以参与,人人都能成为“发声体”的时代,互联网严然是最能“一呼千应”的游戏,它成为人们的首选。每个城市,都有大大小小,民间的,官方的网站、论坛几十种,堵是堵不住的,发帖的网友,是赞美也好,批评也罢,都只是代表了个人观点,都是对家乡的一种关注,这种关注,需要疏导,更需要我们充分尊重。

然而,应城网的管理员显然不明白这一点,打开应城论坛,“避风塘”、“e阿弥陀佛”、“苍山如海”、“精武门”、“马前炮”等大批网友怨声载道,大量的热帖被删,引发了另外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管理员顶着超级版主的头衔,发着苍白无力的解释帖,有人甚至抱怨“新兵”为何频繁出现?应城网更改了论坛程序,新注册会员,要24小时才可以发帖,可等到24小时,又显示系统没有通过你的申请,这种一叶遮目不见森林的做法,引起网友的强烈不满,网友“淡蓝色梦”更是说“应城网论坛所有版块被劫持了”……至笔者发稿时,事件还在进一步恶化。

笔者希望在和平的网络环境中,得到资讯和娱乐,只有管理员停止滥用权力,不再激化和网民的矛盾,网民真正有了表达情绪的地方,网络暴力才会真正消失,真正的网络和谐之日才会到来。

1楼 坚强 2009-08-25 16:39:23
“网络暴力”在此事件中进一步突显出来。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
2楼 光辉岁月 2009-08-25 17:31:07
光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3楼 月是故乡明 2009-08-31 13:28:48


  官方网站, 都是站在政府的立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