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首页 招聘 房产 车辆 生活 二手 黄页
新闻 楼盘 图片 联盟 同学 论坛 留言
简历 租车 分类 装修 交友 寻人 培训
快递 火车 酒店 Q群 网吧 天气 微信
奥迪A6L婚车出租 应城市创新家政保洁有限公司
易安居房产 家装信得过企业-标点装饰
标点装饰 天代会计记帐15571282313
当前位置:首页 > 应城新闻 >
应城市东马坊办事处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纪略
孝感新闻网 2003-6-20
    实现由农民变市民的跨越 应城市东马坊办事处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纪略

    走进应城市东大门--东马坊办事处,街道宽敞洁净,高楼鳞次栉比,绿树花草相映成辉......处处显示出城镇化建设的巨大魅力。借助工业这一“助推器”,东马坊办事处正从传统农业乡镇向现代城镇化悄然迈进。

    东马坊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农业乡镇。实践使东马坊领导人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仅在有限的田地里打主意,那么小康目标将难以实现。

    从1996年开始,他们把工作重心放在推进农村城镇化上,先后三次请省市专家对城镇化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使城镇化建设有章可循。

    针对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他们大胆创新融资办法,对城镇基础设施采取招标和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有偿有限出让,吸纳城镇化建设资金。2000年,他们把水厂建设推向市场,公开出让有限经营权,很快便兴建了一座日供水4000吨的自来水。1998年,他们获悉在乡镇增建变电站的消息后,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联系,主动邀请电力部门到该处考察投资环境,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击败竞争对手,当年就“争”得一座35千伏变电站在该处安家。之后,又“争”得移动、联通发射塔一座在此落户。

   通过走经营城镇之路,到2002年,该处共吸纳资金8500万元,拓宽道路34.7公里,硬化城区“七纵五横”主干道14.6公里,建花坛21座,安装自控路灯87盏,竖起跨街灯箱广告牌30座。目前,城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配套。

   激活民间资本投入城镇化建设。软硬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一技之长的农民进城镇投资经营。1996年,喻李村村民李丰杰,毅然把家具厂由农村搬到城镇,至今经营形势一片红火。该处先后涌现出汪汉平、刘金星、程四发等一批农民企业家。近两年,全处通过他们激活8000万元民间“休眠”资金投入到企业扩大再生产中,为经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盘活土地,借地生财。1999年,该处将100亩黄金地段出让给应城市房改办搞房地产开发,投资5000万元现已建成花园式的东景住宅小区。

   为了增强城镇化建设的造血功能,该处注重借用外力求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在费税上,实行下限收取。在办理手续上,推行先开业后登记,先生产后办证;在投资上,除国家政策明令禁止的外,其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均不限;在子女入学、参军、家庭迁移等问题上,大开“绿灯”°政务环境上,实行治安承诺制、服务承诺和首问责任追究制。良好的亲商、安商、护商、富商环境像磁场一样。吸引客商投资纷至踏来。常熟金星包装公司入驻东马坊不到一年,现又着手与台湾吕老板合资新上一条彩色纸包装生产线。 

   城乡联动,整体推进城镇化建设。该处以中心村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为先导,整合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以产业带动中心村的形成。现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建成渔业、木制家具等各具特色的中心村。与此同时,加大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推行社区管理,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目前,东马坊办事处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发展到3583家,其中过1000万元企业有15家。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1平方公里扩展到3.6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由1.2万人增加到2.9万人,占总人口的63%;从事二三产业的达1.6万人,占总劳力的67%,其中,农民有8000多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62%,年人均可增加收入5000多元,城镇经济占全处经济的70%以上。 
QQ及微信:434706902
QQ群1:171318032 QQ群2:468827381
邮箱:434706902@qq.com
Copyright © 2003-2023 应城在线 版权所有
手机版 电脑版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