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实重大项目 带动产业升级 应城产业集群成为发展引擎
本报讯(特约记者郑毅 丁艳红 通讯员陶茂)日前,王守义十三香应城公司已进入最后施工阶段。河南王守义十三香集团2005年落户应城后,今年开春又增资1亿元扩能,再上16条生产线。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这家公司又先后引进与之相配套的彩印包装生产项目和上市公司河南莲花味精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应城。据此,应城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味谷”。 去年以来,应城市抢抓扩大内需和“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机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升级战略,拉动投资和消费,先后参加和组织了全省、全国经贸洽谈会,招回亿元以上项目10个,过千万元的项目43个,科技型、节能环保型的项目和与之配套的产业群逐年增多。 同时,应城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和升级力度,盐业化工、石油化工、石膏建材、精细化工四大产业群走在全省前列,位列全省52个重点扶持产业集群;纺织服装、纸业包装、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扩大,成为全国知名的盐业化工基地、石膏建材基地和精细化工新材料基地。 应城还力促华能热电联产项目早日拿到国家发改委的“路条”,地下石油储备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应城储气库、国家矿山公园等重大项目早日审批立项,宜化双环集团6改10和新都化工联碱2改6等项目升级。 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应城市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和暂行规定,支持企业办理抵押贷款和金融机构处置抵贷资产的规定,向全市59家企业发放了政企联系服务卡,全面开通“市长、局长直通车”,完善了发展环境投诉处理机制,整合了投诉平台资源,畅通了投诉和办理渠道。 应城还加快硬件配套,拓展发展空间。目前,应城市的南区工业园、民营工业园、东城化工园、赛孚工业园等完成了“三通一平”,武荆高速与工业园区的互通段正在加紧建设,企业落户园区的区位优势显现,为大项目的落户提供了平台。 据统计,应城市去年实际利用外资1889万美元,内联引资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和73.2%,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7亿元、财政收入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95元,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