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首页 招聘 房产 车辆 生活 二手 黄页
新闻 楼盘 图片 联盟 同学 论坛 留言
简历 租车 分类 装修 交友 寻人 培训
快递 火车 酒店 Q群 网吧 天气 微信
奥迪A6L婚车出租 应城市创新家政保洁有限公司
易安居房产 家装信得过企业-标点装饰
标点装饰 天代会计记帐15571282313
当前位置:首页 > 应城新闻 >
领跑小康路 应城市开展农村“双层双带”活动调查 
湖北日报 2003-10-4
     群众想富无路,干部欲帮无门。经过近3年的探索,困扰应城农村多年的这一难题终于得以破解:以科技人员带农村党员,再以农村党员带农户,依托科技增收致富。 
   2000年初,应城市委组织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党员的科技素质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涉农部门职责不清,农业科技人员英雄无用武之地。两大难题严重制约着该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步履维艰。 

   此前,在应城市开展的“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活动中,农村党员是“领头雁”。“领头雁”翅膀不硬,带领群众致富就是一句空话。这种状况迫使应城市决策者作出应对之策。 在市委组织部调查报告提出后,应城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党员中开展“双层双带”活动的实施方案》。据此方案,该市动员科技人员到第一线建功立业。同时还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双层双带”工作专班。 

   应城农业局是实施“双层双带”活动的首批试点单位。局农艺师肖爱金成了首个“吃螃蟹”的人。推广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他给家乡田店镇肖黄村父老的“见面礼”。这项新技术减少了育秧、移栽环节,既省工、省力又增产增效。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乡亲们并不买账:老法子种了这么多年,新玩意能管用? 身教胜于言传。在与该村签订30亩农田承包合同后,肖爱金创办了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当年,基地亩产430公斤,比传统方法种植增收130多元。如今,这个村水稻直播1000亩,年均增收13万元。今年,该市应用水稻直播技术的农田近10万亩。

   为激励更多的科技人员登上“双层双带”大舞台,应城市出台了“四不变”、“三优先”等优惠政策,即原单位职务不变、工作关系不变、职称聘用不变、各项待遇不变;优先提拔任用、优先晋升职称、优先申报科技成果。该市还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双层双带”有功人员。到9月上旬,全市在3年中共发放奖金18万元,24名在“双层双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得到这项殊荣。

   “郊区菜为主,东部畜鸡鸭,西部林果茶,南部鱼和蟹。”根据应城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规划》,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党员和农民传授技术。每个乡镇还设立科技信息服务中心,通过出墙报、办简报等形式传递科技信息。

   据了解,目前全市九成农村党员掌握了2项以上致富技能,2600余名农村党员获得了农业技术职称和“绿色证书”。学有所成的农村党员最大的心愿,就是在群众奔小康的路上领跑。

   45岁才开始学习林果栽培技术的杨岭镇翟合村党员刘士农如今已成为行家里手。看着刘家的果园春意盎然,周边的果农就近“取经”,刘士农也欣然施教。同村的张腊忠,就是在刘士农的“点拨”下开发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花果山”。

   近3年来,应城1036名科技人员参与“双层双带”活动,帮带农村党员3067名,兴办各类示范基地93个,网络农户2.2万户。“双层双带”活动使全市农民年人均增收90元。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应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义德说,“双层双带”活动是“双带”工作的深化,提升了原有的农村党员“双带”基地的档次,发挥了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QQ及微信:434706902
QQ群1:171318032 QQ群2:468827381
邮箱:434706902@qq.com
Copyright © 2003-2023 应城在线 版权所有
手机版 电脑版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