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应城市杨岭镇财政所干部陶俊等一行步行10多公里,来到高何村找种粮大户李望中征收今年的农业税。李望中爽快地交清了承包271亩耕地的最后一笔农业税款1万元。他说:“财政干部来收税,我一百个放心。”
      应城市税费改革前,村干部“打头阵”,农税干部在家数“票子”;改革后,只有财政干部才能开票收税。全市16个镇415个行政村11万多农户的农税征管,要由172名农税征管人员来完成。
      据介绍,税费改革后,应城市农税征收主体全面到位,征管制度规范,调动了农民纳税的积极性。截至10月底,全市征收农业税及附加2897万元,占全年任务的70%,其中农民到纳税大厅和纳税点交税占80%。
      为了确保主体到位,应城市将《三项规定》、涉农收费标准、两工规定、一事一议范围等整理后,印成12万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10问”,给农户和镇村干部人手一份。该市还制作了“镇干部文明执法监督卡”和“农税干部文明执法监督卡”,以便群众监督。
      目前,应城市已经设置了17个纳税大厅和50多个征收点,并下派78名机关干部协助征收,实行局长包片、股室包镇、人员包村的三包责任制,确保新的征管体制顺利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