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文明创建,被称为“膏都盐海”的工业城市应城,不仅摘掉了重点工业污染县市的黑帽子,10月29日还跃入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市) 行列。
应城市岩盐、石膏储量名列全国前茅,辖区内盐化企业较多,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市总排放量的90%以上。市委、市政府将治污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部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目标。“九五”期间,全市投入1.3亿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99个,新建、完善各类环保设施100多处。其中排污量大、群众反应强烈的48家工业污染企业,9家关停并转,其余均实现“一控双达标”目标,中心城区8家污染企业整体外迁。为防止一些污染企业闲置环保设施,应城市人大、政协及环保等部门每年定期开展环保执法大检查,对企业跟踪监督。
在控制老污染源的同时,应城市对新开工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凡未履行环保审批手续的项目,不立项,不发照,不准施工。膏矿资源丰富、矿质好的聂坡林场,曾被好几家老板看中,申请投资开发,但都被坚决回绝。
在预防、治理工业污染的同时,应城市近年来大力改善城区道路,广栽树木花草,取缔马路市场,治理卫生环境,使城区变得更净了、更绿了、更美了、更亮了。市民告别了闻废气、喝咸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