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字号”产业展示农业广阔前景 应城“四项工程”拉动农民增收
通讯员李真报道:应城市面向市场抓调整,大力发展科技型特色农业,推动“农字号”产业展示出广阔前景。目前,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今年农民人均将从中实现增收87元。
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应城市委、市政府认为,关键是基地带动不够、科技驱动不够、市场拉动不够。为此,他们在调整中着力加强八大基地工程、科技示范工程、种子 种苗工程和产业化龙头工程建设,帮助农民通过基地、科技和市场实现增收。
到10月底,应城市包括10万亩香稻、4万亩林果、10万亩水产养殖、2万亩蔬菜等八大基地,松林岗金水梨、东马坊农业科技示范工程,5000亩水稻良种、30万头优质种猪生产等种子种苗工程,裕垄豪丰粮油和光明大市场等产业化龙头工程,已粗具规模。
这些根据区域、路域、种植习惯、农产品分布等特点,按照西北部粮畜果经济区、中东部高效农业示范区、南部渔棉林经济区的结构调整思路建设的工程,具有科技优势和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的特色,在农民增收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如通过在田店镇办1000亩示范样板成功后,今年已在田店、杨河等产粮重镇扩展到2万亩,以高出市场价20元的价格与台湾耕皇集团签订直销合同。现在,全市建立的21个高效农业示范区,发展特色农产品共15大类50多个品种。
应城市依托特色农产品,培植出“裕卤、“豪丰”等一批具有市场拉动效应的“农字号”龙头企业。裕隆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大米、面粉、食油、饲料和食品5大系列74个品种,年综合加工能力达15万吨。市里投资2000多万元,新上和改造了日处理小麦150吨等级面粉生产线,日产色拉油50吨高级烹饪油生产线,白玉精制面条生产线,10万吨全价颗粒饲料生产线等10个项目,产品畅销全国18个省市,部分产品还打入香港、美国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