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应城市政府大院以1028万元整体出售后搬迁完毕。北京一家开发公司将投资4000多万元在原址进行综合开发。
这是该市今年实施“大开放”战略敲响的第一重锤。市委书记何霞江说,面对入世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拿出大开放的气魄,构建全方位开放的大格局。 去年底中国入世的喜讯刚传来,应城市委、市政府即组织几个专班研究入世规则,寻求对策。在全面清除与入世不相适应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作法的同时,主动提出了“六放开”的政策。
放开小城镇户籍管理,敞开城门吸纳农民进城。只要农民在小城镇建成区内拥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非农职业,本人及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就可申请办理小城镇户口,并在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
放开民营资本市场准入限制。在生产领域,除国家明令禁止项目外,一律对民营资本放开;允许私人投资办学,兴办、承包、购买医院,投资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该市还放开企业产权交易,产权所有者可自由转让产权;放开人才市场,允许技术、经营、管理人才自由流动;放开粮棉购销市场,政府不再下达粮棉收购计划,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放开农村山场、水面、荒地经营权,吸引各类资本、人才开发。
按照大开放战略的要求,应城市决定形成一个大开放的工作机制:参照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的方式,对内资企业年检实行“一门受理、集中审核、一站收费”;建立投资环境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设置投资障碍、“吃拿卡要”、办事推诿等行为坚决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