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平、通讯员邹强、李嵩报道:“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中小(乡镇) 企业发展模式,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省中小企业局干了20多年、几乎目睹过乡镇企业创业全历程的孙耕田处长,25日参观赛孚工业园时很感慨地这样说。
孙处长的感慨并不是个人之见。在位于应城长江埠的赛孚工业园,出席全省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会的100多位代表眼见的事实是:在面积达1000多亩的该园区,2年间仅精细化工企业就汇集了26家,生产的电解有机氟、电镀添加剂、病毒唑医药中间体、有机硅等四大类产品的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 据副省长任世茂讲话透出的信息,目前,全省建成类似赛孚这样产业鲜明、特色突出的工业园区达188个,其中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和示范工业小区22个,省重点工业园区54个,分布的产业有轻纺、塑料、食品、农产品加工、机电等。
省乡镇企业局局长刘传奇说,优化配置了技术、管理、人才和设施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工业园区,随着其日趋完善的软、硬环境,时下已成为全省中小企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大平台,从而改变了中小企业传统的分散发展模式。
粗略统计,近两年,我省先后投入了41.7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全省约1.5万家企业入园发展。2002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税金分别占全省乡镇企业总量的7.7%和18%,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3.5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