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或许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应城朗文英语家长会】 |
隔代教育成了许多人教育孩子失败的借口,一旦孩子出现问题立马归咎爷爷奶奶.且不说是不是老人的错,单单只是这种行为落在孩子眼中,也会让孩子的安全感降低.与老人一起养育孩子,重要的是在慢慢磨合中,找到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之道. 1.“你妈说的不对,别听她的” 这种话会让孩子发现:妈妈的话不算数,奶奶/姥姥(等)说的才算.家人的意见不统一,教养方式不一致,往往会“教”会孩子观察、权衡,也就是所谓的有“心眼”,懂得看眼色等. 在家里被宠溺的孩子一旦走到外界,发现别人不会像老人那样无条件满足自己和关注自己,如此就可能养出“窝里横”的孩子,在家厉害,在外却胆怯. 2.“奶奶帮你抢”、“脾气太好就会受欺负”、“对人不能太好” 这样的引导,就明确地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硬碰硬,以暴制暴.如此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社会化交往.因为要更好地在社会立足,单纯自己很强势霸道并不行,还需要团队合作等更重要的东西. 3.“打它,谁让它磕你” 错误归因,教会孩子推卸责任.尤其孩子摔倒了以后,不要去拍打地面,说:都怪你.其实只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并引导下回小心就好. 4.“不许说,孩子没错” 无条件袒护孩子,让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总在一种评价体系中长大的孩子,就可能会对外界的批评很敏感,觉得无法接受,甚至会以发怒表示抵抗来自外界的不同声音,控制情绪能力低. 5.“奶奶给你买” 无原则满足孩子,就会让孩子觉得,大人给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有一天大人给不了,孩子还有可能生气或者无理索要,这就是俗话中说的“白眼狼”. 总结起来,很多老人的教养方式,限制多,规矩少,养出的孩子多胆小、内向,缺乏规则意识,安全感低.现在的年轻父母们接受到更多科学的育儿观念,这就容易与老人的传统教养发生冲突. 除了教养方面的常见问题,老人在喂养方面,也存在以下常见误区,这也是冲突集中的一些问题: 1.跟大人一样吃 有的老人会认为孩子没必要跟大人分开吃,但孩子1岁半以前,确实需要跟我们分开吃,因为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孩子的肾不能代谢那么多盐,必须要很清淡才行. 2.咀嚼后喂 爷爷奶奶会嚼碎东西喂孩子,这是不提倡的.因为老人嘴里的消化酶分布会减少,嘴里的细菌就多,对孩子并不好.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口腔发育需要硬的东西去咀嚼. 3.追着吃 我的观点是小小孩可以追着,因为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很多,如果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吃饭上,他就很容易走神.这时候追着喂是必要的,但要限定一个时间和量,从头到尾追着喂是不太好. 4.喂太多 有个奶奶喜欢定点喂,半个小时塞一次水果,半个小时塞一次蔬菜,半个小时塞一次果汁,结果那个孩子五个月21斤,还不会翻身,因为太胖. 5.穿太多 老人怕孩子着凉,大夏天也给孩子捂得很厚,这个也没必要,跟妈妈穿得一样就可以了.否则孩子很容易感冒. 既然有这么多问题,那么如何沟通才有效?下面是家庭内部冲突解决方法: 1.借力说服法 即可以寻找公益的育儿讲座等,请权威来帮忙.很多父母的主动性发挥不出来,就需要调动外部资源,让我们的爷爷奶奶信服.专家和权威的决策就能在这里发挥作用. 2.隔山打牛法 就是发现问题需要沟通了,妈妈不跟婆婆直接说,而是跟丈夫说.为什么丈夫很关键呢?丈夫可以向自己父母转达时,他们更容易接受,所以妈妈跟老公先沟通,再让老公跟父母做沟通,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样爸爸与丈母娘的沟通方式也应这样. 尽量将教养方式与长辈协商,做到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爷爷奶奶要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爸爸妈妈也要表现出对长辈的尊重.这种家庭内部的秩序感对孩子的安全感和规则建立,非常重要. 3.积极卷入法 有些家长说,我实在拗不过老人,那我就不管了,就让他们去带吧,带成啥样是啥样.但是!育儿的过程不能演练,拉开弓就没有回头路,教育也不能实习,如果每个人的想法不一致,结果这个孩子会成四不象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不能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一定要积极卷入.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长辈,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4.隔代教养中的三原则 确立稳定的第一负责人 所谓第一责任人,就是对孩子所有的发展问题承担责任.这个责任人必须稳定.不要前一年姥姥,第二年换奶奶,第三年轮到孩子妈了.之所以要在早期要保证家庭环境的干净和单一性,就在于要给孩子稳定感和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心理元素,即稳定和可控两个概念. 稳定的环境,稳定的责任人,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从而逐步建立自尊、自信,敢于与人交往.第一责任人既要稳定,又要开放.责任人不是说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都不准管,而要乐意去吸收,接纳别人给提供的好的建议和想法. 与老人协商给孩子立定规则 老人的优势是有更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如果需要请老人当第一责任人,那么需要与老人协商,为孩子订立规则.因为老人虽然可能开放性也不足,但是经验很足,好的经验,也需要我们吸纳.但如果有些确实跟现实脱节的观念,就需要跟老人一起商议探讨.也就是说,父母需要细细分析,老人有什么样的好处,可以发挥什么优势.比如说,是不是孩子所有的需求是要满足. 避免孩子的奶奶和姥姥共同带孩子 尽量避免双方长辈共同带孩子.我家就这样,在我家开心8个月的时候我妈妈和我婆婆同时带她.好在两个人都是共情能力较高的,就是都比较能够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及时沟通也能解决冲突. 但如果不是这样呢.通常情况下,双方父母同时带孩子很容易出现矛盾.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让她们分工,我们家就是我婆婆负责做饭和收拾家务,我妈妈负责带孩子.不过还是尽量避免这种局面出现吧.最好就是妈妈的父母或者是爸爸的父母一起. 隔代教育肯定不是有的家长想的那般洪水猛兽,仿佛把孩子交给老人就是毁了孩子一般.事实上,对于时间不足的家长来说,老人能给孩子的关爱与安全感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当教育理念出现分歧时,切莫妄加指责,与老人协商,在孩子的教育上达成一致才是最重要的.
*添加“Anne0786"微信号备注:“家庭教育”邀你进群学习吧!
φ(>ω<*)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yclangwen"(朗文v英语)吧!
|
|
 |
发布时间 |
2017-11-02 |
|
联系人 |
李老师 |
|
电话 |
0712-361668813545453988 |
|
联系地址 |
应城市海山双创文化街一楼朗文英语 |
|
 |
关闭窗口
置顶服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