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无处不飞歌 应城市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纪实 |
孝感日报 2005-1-29 |
|
|
|
|
|
□ 记者黄亚华 刘贞兵 通讯员蔡茂 刘佳 报道
年末岁首,当你走进应城市,随处可以感受到春意浓郁的文化氛围;广场上,老年人打拳、练剑,青年人翩翩起舞;公园里,社区业余文艺骨干们在进行春节演出前的排练;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扑面而来的是墨宝的浓香、悦耳的旋律;社区居委会,迎接你的是欢快的锣鼓、火红的秧歌;乡村文化站,内容丰富的文化长廊令人目不暇接……这一幕幕会在你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怡人和谐的文化生活图画。 “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市民生活品位,用先进的文化打造和谐社会。”应城市文化体育局局长丁毅如是说。 广场文化异彩纷呈 每天早晨,人们早早来到应城几处绿草茵茵、环境舒雅的广场,活动筋骨,翩翩起舞。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人们再次来到了这些休闲的好去处。应城广场、会堂广场、体育场、杨家台休闲园等场所,每天迎来众多参加晨、晚锻炼的市民,有跳交谊舞、健身操,有打门球、羽毛球、乒乓球的;有练太极剑、太极拳的;还有长跑竞走的。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已成为应城一道靓丽风景线。 市直各单位和电影公司定期承办的应城广场电影,每场吸引驻足观看的市民近千人,去年已放映79场次。2004年9月,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文体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应城市首届青年广场文化艺术节,此次活动集中展示了青年人的精神风貌和青春风采,共组织了5台以歌舞、曲艺小品、魔术等节目为主的晚会,热烈庆祝建国55周年。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使整个广场成了一片歌舞的天地、欢乐的海洋。 社区文化蓬勃发展 去年,应城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全市9个社区相继成立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群众文体活动开展提供了阵地。业余文艺爱好者纷纷成立社区音乐、戏迷协会,在社区定点演出,与社区群众一起自娱自乐,目前全市有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演出点28个。 市书画协会还为三眼井社区和光明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写字作画;市文化馆指导三眼井社区活动中心开展文体活动,辅导培训社区文艺指导员;为支援社区建设,市文体局为汪家台社区活动中心捐赠4套办公桌椅;城中办事处投资50万元,在新河村社区兴建了一个占地28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中心内歌舞厅、健身房、棋艺室、阅览室,一应俱全,至目前已有1.3万人次前来休闲娱乐。在该中心的带动下,集歌唱、舞蹈、美容、健身等众多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纷纷建成运营。 (下转第三版) 节日文化好戏连台 2004年1月15日,市文体局在应城会堂承办了“跨越之声”春节文艺晚会,来自市楚剧团、少儿艺校、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的演职人员共300多人参加演出,为应城人民献上了春节文艺大餐。“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市体育中心和电影公司联合举办了迟志强专场演唱会,特邀“中国力量”和“东方美少女”组合来应献艺,城中办事处举办了《蒲城之春》社区文艺汇演,市体育中心与市列联联合举办了“爱心捐助”演出活动。为庆祝“护士节”,市卫生局举办了《护士之光》文艺晚会,文化馆举办了《联通之夜》文艺晚会。 5月18日,由市纪委举办,文体局承办的“勤廉之光”文艺晚会在应城会堂隆重上演。晚会先后上演了舞蹈《红旗飘飘》、女声独唱《英雄》、群口快板《反腐倡廉谱新曲》、相声《伟人之声》等共十八个节目,内容紧扣主题,观众反响强烈。9月25日,市文体局在会堂举办了彭炎忠画展。为庆祝2005年元旦,市文体局和市总工会联合举办了“心连心手牵手”文艺晚会。节日群众文化活动好戏连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农村文化方兴未艾 为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市文体局和市直有关单位纷纷送戏下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去年2月,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在会堂门前正式启动。市楚剧团、新华书店分别送歌舞戏曲、农业科技图书到黄滩、杨河等地。市图书馆还在三眼井、光明、汪家台社区展出科技图书1000余册,编辑科技信息500多条,现场办理借书证百余个。为了丰富农村群众假日文化生活,搞好春节巡回演出,市楚剧团演职人员放弃春节休息时间送戏到农村,2004年春节期间演出近百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仅去年,该团还为单位庆典,农民红白喜事演出歌舞76场,送戏160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城农村鼓乐队异常活跃,近二十支队伍每天演出应接不暇,成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又一支主力军。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 应城市文体局注重文艺人才培养,给文艺人才营造宽松的创作环境以锻造文化精品。他们充分发挥文联、作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音乐舞蹈协会等文艺团体作用,网络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同时,通过收集全市的名人轶事、风物人文及有价值的碑刻、民歌、民舞,挖掘蒲骚文化积淀,为创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收集素材,以《蒲阳花》、《应城诗联》等文学期刊为平台,组织经常性的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活动,锻炼提高业余作者的素质,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较好的演出剧目。 市作协会先后举办了汤池笔会、畜牧笔会、林业之春笔会和“互联星空杯”有奖征文比赛等活动,并邀请了省文联、省作协的作家现场指导,推动了全市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活动的健康发展。新创作了小品《请贴》、《久别重逢》、《招聘会》、快板《湖北盐业竞风流》等,其中新编现代楚剧《请贴成灾》在参加湖北生活上第三届楚剧艺术节时荣获表演一、二等奖,编剧、导演、作曲二等奖以及组织奖等六项大奖,受到专家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创新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提高了城市魅力和市志生活品位。该市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