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撬动15亿——应城鼎力支持打造“新都速度” |
应城网 2012-4-23 |
|
|
|
|
|
应城网-孝感日报 特约记者丁艳红 陶茂 三个水溶高塔巍然屹立,各式厂房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挖掘机、推土机、大卡车穿梭轰鸣……位于应城市四里棚办事处的新都化工建设工地场面宏大,热闹非凡. “去年3月,投资15.7亿元的新都扩能项目上马,工程预计今年5月可以全部投产.”应城新都总经理助理陈顺昌信心十足.在陈顺昌看来,“新都速度”的背后离不开应城的鼎力支持. 回望与对照中见证新都发展 去年1月18日,新都化工公司股票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发行4200万股,募集资金13.7亿元.新都公司四川总部打算追加2亿元,全部用于扩能项目. 消息一经传出,四川成都和湖北应城,都向新都招商. “成都和应城两地服务企业的软环境都是一样的,我们看中的是应城帮助新都打造了‘盐-碱-肥’产业链条,在应城可以多元发展.”经过再三权衡,四川新都公司总裁宋睿最终决定,把扩能项目落户应城. 发展的速度,往往在回望与对照中更能深刻地呈现. 2003年3月,停产4年的应城联碱厂已一片荒芜.当时,新都收购了这3家企业. 9年里,应城全力支持新都“打造化工低成本,实现复合肥差异化,做中国最优秀的复合肥供应商”的发展战略,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倾力支持新都整合上下游资源链.四川新都在应城先后成立新都化工、新都复合肥、中美合资嘉施利化肥、孝感广盐等四家公司,形成业内独一无二的“盐-碱-肥”产业资源链,完成了上马、上路到上市的嬗变,如今,“新都扩能”持续攀升的发展态势让人刮目相看. 发展之快,数字为证.新都公司现有总资产40亿元,复合肥产品涵盖6大系列70多个品种.复合肥年产能213万吨,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销量最多的复合肥制造商.新都化工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化肥企业100强”. 新都崛起拉动应城崛起 应城新都化工扩能项目投入大,就业带动强,预期效益好.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应城做强做优盐业化工产业、发展壮大全国盐业化工产业基础、加快该市重大项目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明显的示范效应. 经过测算,新都扩能地方政府需要花费拆迁、还建等配套资金3亿多元,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是放弃还是接纳新都?应城人心中翻腾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短期来看,3个亿对于本来很吃紧的地方财政确实困难,但从长远来看,新都扩能可为市每年新增税收近亿元,可为地方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同时,可拉动四里棚装卸、运输、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时任应城市市长的徐长水这样看待问题. 如何与新都“门当户对”?经过协商,应城与新都签订了一份协议.3亿元由政府出资60%,新都垫付40%,新都产生效益后从税金中逐年抵扣. 3亿大手笔撬动15亿工程.目前,25万吨合成氨项目合成配电室三层结构已完成施工;造气装置1、2号造气楼已封顶;年产10万吨硝酸钠亚硝酸钠项目氨氧化厂房已完成施工;60万吨硝基高塔复合肥项目基础设施已完工,三座高塔均已封顶,其中3#高塔已于2月1日正式投产,成品库房主体工程施工已完成80%. 服务与民生相互兼顾齐头并进 如何妥善安置搬迁农户,让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为农民带来新的发展和效益? 应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以新都募投扩能建设为契机,以搬迁农户为重点,以建设新农村小区为载体,高标准规划建设刘杨还建小区.规划建设有商住楼、卫生院、信用社、寄宿制中小学等设施,为搬迁住户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刘杨还建小区地处汉宜路以南、城南大道以北.该小区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2月28日,还建小区工程41栋房屋基础已全部完工. 新都扩能迫在眉睫.为了迅速给新都建设“腾地方”,该市服务新都项目建设指挥部会同刘杨社区干部迅速制定搬迁方案和激励方案,干部们磨破嘴皮,跑穿鞋底,逐户协商,签订搬迁协议,做着艰苦的基础工作,为顺利搬迁作出了重要贡献.1月10日,刘杨社区小周湾41户也基本拆迁完毕. “支持服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就是发展自己,归根结底,这是我们份内的事.”这是实施拆迁工程四里棚办事处的干部的共同心声.在工作中,该市实行“一条龙保姆式服务”,为项目提供全程服务.对项目进行责任分解,定人定责,跟踪服务,积极主动,在协调服务中,该市主要领导出面努力化解矛盾,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努力实现零距离、零上访、零投诉、零案件、零问责“五个零”目标. 激流勇进,如同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新都携着快速发展的希望,集聚着应城助推的巨大力量,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振翅高飞.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