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工业产业披“绿装” |
应城网 2012-5-1 |
|
|
|
|
|
应城网4月30日讯(记者丁艳红 特约记者陶茂)4月下旬,应城市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处理259吨的光辉垃圾处理场和应城第二自来水厂正在建设中,投资80亿元的国家矿山公园和投资1.2亿元的应城文体公园正在加紧施工……环保的理念正在推行,环保的举措正在实施,一座宜居的新应城正在向游客展示着环保的名片.
应城有“三宝”,岩盐、石膏和温泉.曾几何时,应城作为一个新型的资源工业城市,经济结构单一,对膏盐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大面积的开采,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压力.
面对环境恶化的窘境,近年来,应城坚持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筹,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强力推进污染减排,优化生态、人文、投资环境,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应城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应城市以提高资源附加值为主题,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积极构建产业链,逐步形成了多条以膏盐资源为主,向外延伸、拓展的产业链条.
目前,应城已形成以双环公司、新都公司等为代表的“原盐—纯碱—氯化铵—化肥”盐化工深加工产业链;以金龙膏矿、玉兰公司为代表的“石膏—膏粉—建材”石膏深加工产业链;以中利、东胜环保建材公司为代表的“煤矸石—粉煤灰—新型建材”粉煤灰利用产业链条.这些产业链条的形成、发展、成熟,促进了资源集约化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标志着应城正在迈入循环经济的门槛,循环经济链条渐具雏形.
应城属于缺水区域,如何让工业废水不污染生活用水?中盐长江盐化公司等7家盐化工企业,通过清污分流,使老卤、刷罐水等与制盐冷凝水、冷却水循环利用的科技手段,基本做到废水零排放,每年避免了约20700吨的氯化物流失;康园香料公司投资160多万元安装一套环保系统,对生产中排放的氯化氢和甲醇分别采取了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现了达标排放;恒新化工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引进了两套环保设施对生产中产生的氢氟酸进行压缩冷却回收,并建设一组污水处理池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同时,为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该公司将实施煤改气工程,新主厂房正在建设中,将改烧天燃气,力求达到更高的环保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工业生产中难免产生大量的粉煤灰、膏渣等固体废弃物.目前,应城市盐化工行业固体废物主要为粉煤灰,年产生量30.13万吨.矿山企业石膏矿渣每年产生量达55万吨.应城市通过综合利用方式,将废料变成“原料”,将粉煤灰和矿渣用于生产水泥生产或者加工生产砌块砖再利用.
与此同时,应城市严把招商项目入工业园的环评关,出台一系列环保政策,加强环保监督,关停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企业.
至2011年底,应城市关停污染企业33家,实施环保技改126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9年基础上分别减少21.9%和10.1%.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