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强化农业科技大培训 切实做好“三个对接“ |
应城网 2012-5-8 |
|
|
|
|
|
应城网5月7日讯:今年以来,应城市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利用去冬今春的大好时机,积极组织专家教授、培训教师、农技人员“进村头、上屋头、到田头”,以“联村联户、整村推进”为抓手,采取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田间学校、远程教育、实地观摩交流、开办“手机短信平台”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我市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
据悉,在培训过程中,应城市有关部门不断总结和积极探索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思路、严格标准、强化措施,切实搞好“三个对接”.
与主导产业对接.应城市是全国最大的籼糯稻种植片区、籼糯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是我市打造特色农业的一大亮点.应城市农广校以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为依托,针对应城农业种植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不断探索培训机制、调整培训内容,开办各类糯稻、优质稻高产高效技术培训班60余期,将新良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农民手中,培养了一批懂生产、会加工、善经营的特色职业农民,积极为我市发展壮大优质水稻主导产业、唱响特色产品品牌增添了新的活力以及提供了人才支撑.
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应城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5家,其中省级及孝感市级龙头企业20家,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为此,应城市农广校利用冬春季农闲时节,按照市场需求,积极组织企业原料基地农民开展培训,通过对企业订单的农户进行系统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优质水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培训,使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起来,大力推行公司+农户、公司+粮食经纪人+农户等订单粮食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通过培训督促企业规范建立健全种粮大户档案,按照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机收、统一收购的原则,全方位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确保我市粮食安全,最终实现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共赢,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应城糯稻产业协会、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植保机防服务队、农村供销合作社等一大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崛起,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服务平台.应城市农广校充分挖掘资源、通过进村入户了解摸底,结合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特点与农民生产的需求,协调各部门、利用“送训下乡,进村办班”等模式开办植保机防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培训班,为我市植保机防服务队、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陈 浩)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