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在孔庙举办14个“非遗”项目展演活动 |
应城网 2012-6-9 |
|
|
|
|
|
应城网6月8日讯(特约记者丁艳红 陶茂 胡珍明 摄):今年6月9日是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为隆重纪念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今日上午,我市在应城孔庙举行"文化遗产日"活动开展仪式,并正式启动杨河高跷、城北狮舞、膏矿号子、膏雕等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在为期15天的展演中,我市将充分显示应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谢明敏,副市长黄红平等与上千名市民兴致勃勃地观看了"非遗"项目展演.
应城作为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蒲骚古邑,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过百个.其中,列入应城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就有14个项目,列入孝感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有4个项目,"汤池传说"和"应城膏雕"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
为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市从6月8日起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以市文化馆为主体,以应城孔庙为阵地,大力开展以"活态传承,重在落实"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活动.这次展示活动的目的,旨在宣传和推介我市底蕴深厚的民间文化,全面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保护工作成果,通过资料、图片、书画、实物展览,向社会群众普及非遗相关政策和知识,强化非遗保护对于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促进我市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地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
据悉,这次展示活动不仅有近五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及保护工作的情况介绍和成果展示,还对每个"非遗"项目设立专栏,图文并茂地向参观民众介绍其历史、现状、保护和传承情况.设立"应城膏雕"实物展示区,现场表演"膏矿号子"、"杨河高跷"、"城北舞狮",膏雕艺人展示石膏雕刻的传统技艺等.让广大市民在观赏我市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精湛绝妙的民间技艺的同时,了解、认知我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