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幸福家园——东马坊推进城乡一体化走笔 |
应城网 2012-6-16 |
|
|
|
|
|
应城网6月15日讯(通讯员明文 陈雄平):初夏的东马坊,五彩斑斓,层林尽染,生机勃发.
5月8日,投资1.5亿元的湖北长舟盐化公司80万吨原盐扩建工程全面启动;5月26日,投资1亿元的东方商城开工建设;5月28日,曹大村建设孝感市沼气第一村开工仪式举行......
走进东马坊,一股谋科学跨越发展,建和谐幸福家园的强大气场令人振奋.
翻开东马坊2012年元至五月份各项统计数据,稳神竞进、克难勇进、砥砺奋进的科学发展强音让人陶醉.
元至五月份,东马坊GDP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3%.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城乡建设、社会管理工作、民生工程等五大战役投资全部超进度.
“农村富,则东马坊强;城乡兴,则百业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幸福家园,即是我们的职责所系,更是我们的目标与追求”.街道党工委书记盛必胜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东马坊街道党政一班人的谋略与情怀.
科学编制规划 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
规划是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导.东马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本地特点和资源禀赋,确立了打造新型盐化工业重镇、休闲观光农业名镇、商贸流通大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以“全域东马坊”的理念,从前瞻性、超前性和可行性出发,对辖区29.4平方公里地域板块进行高水平设计,高标准规划.
科学编制东马坊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东马坊按照“城区南移、工业西进”的路径,制定了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2%)的城镇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城镇给排水、电力通讯、园林绿化、工业园区、交通道路等方面分项编制了具体规划.
合理构建城乡空间布局.东马坊按照“124”模式(1个主城区、2个农村中心社区、4个特色村),以办事处驻地主城区为中心、2个农村中心社区为节点、4个特色村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城乡空间布局,构筑起城乡互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形态.
与此同时,东马坊还对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专项详规.通过规划编制,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构架.
推动产业发展 夯实城乡一体化基石
“产业发展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核心和关键环节,没有实体经济作支撑,实现城乡一体化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东马坊街道办事处主任魏少华深有感触地说.
抓转型调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东马坊积极引导企业创新技术,节能减排,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东马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1家增加到22家,初步形成了盐业化工、精细化工、食品调料、金属制造、新型包装、建材装饰等六大产业支柱,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搭平台建园区,推动产业集约集群发展.规划占地5.5平方公里的应城市东城工业园,已完成园区主干道、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首期建设2.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已具雏形,现有14家规模以上企业落户.“经过5年的努力,把东城工业园建成产值过100亿元的“两型”产业聚集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东马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鸿彦满怀信心地说.
建基地壮板块,发展特色农业.东马坊按照“两增同步”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现已初步形成了新集片优质稻生产基地、吴台片精细蔬菜基地、宋杨片精制豆丝生产基地、云化路精养鱼池垂钓休闲农庄经济等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东马坊突出产业主导地位,坚持把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支撑,形成了城东特色农业区、城西新型工业区、城南文化商贸经济区、城北餐饮劳务服务经济区等四大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既推动了城乡产业有机融合,又促进了三次产业互动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住的是楼房、走的是水泥路、吃的是自来水......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幸福.”谈及湾村变化,67岁的夏庙村村民夏显元乐呵呵地说.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共同开发.”创新投入融资机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加强城乡道路建设.主城区,形成了“七纵八横”的路网骨架;城镇带,建成了40余公里的内通外联、畅通便捷的公路网;农村,兴建通村公路50多公里,所有的通村公路实现了硬化,有75%以上的村基本实现水泥路“户户通”.
推进电网、给排水网向农村延伸、全覆盖.东马坊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先后建成1座35千伏和1座110千伏高智能变电站;投资5000多万元,对城乡18600多米主干电网和20000多米主水管网实行升级改造,满足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用电需求;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村级建水厂、农户联合打机井,全处98.6%以上的城乡居民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提升城乡通讯、广播电视设施体系建设水平.东马坊境内移动、联通、铁通、电信、互联网等通讯设施齐全,服务网点遍布城乡,村村建有广播,有线电视实现“湾湾通”,投资100万元将有线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的平移工程正加紧实施,今年内,城乡群众即可看到更加清晰、更多频道的数字电视节目.
强化公共服务 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5月7日早上,两辆小车来来往往,将农村学生接到东马坊中心城区学校就读,与城镇学生享受一样的教学条件和学习公共服务.据东马坊学区主任陶旺翔介绍,东马坊率先在应城市乡镇中整合教育资源,撤销村级学习,在中心城区建设2所中心小学、1所寄宿制初级中学、3所幼儿园,促进了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近年来,东马坊坚持以民生为大、民生为纲,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向农村覆盖,让农民与市民同享公共财政的阳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东马坊不断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的就业信息网络,及时向社会提供相关就业信息,注重加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每年举办缝纫、电脑、烹饪等多种专业培训班,参训人数达3500人(次);建立王守义十三香、湖北亿立铜业等5个创业促就业基地,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和就业率不断提升.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均衡发展.东马坊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为平台,积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居民“五险”参保率达6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7%;不断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投资30多万元维修改造东马坊福利院,农村“五保”集中自愿供养率达100%.
加强城乡文化、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东马坊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形成了以办事处中心文化站为龙头、以村级文化活动室为纽带的文化育民、乐民、惠民的服务格局.采取科学布局、优化组合、便民利民的方式,合理设置城乡卫生院(室),有效地保障了城乡群众的身心健康.
凭风借力,砥砺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勤劳智慧的东马坊人将以崭新的姿态,书写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新画卷!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