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多措并举指导农民抗灾自救 |
应城网 2012-7-20 |
|
|
|
|
|
应城网7月19日讯(通讯员杨文献):7月12日至13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出现旱涝急转,沿河、沿湖垸、沿港沟两边或周边地区部分农作物被淹、受渍,造成农业生产受灾.据市民政部门统计,全市16个镇场办事处不同程度的发生灾情(其中南部乡镇受灾较重),农作物受灾面积6.75万多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380万元.
灾情发生后,应城市农业局高度重视,紧急召开了会议,迅速组成3个专家工作组,第一时间奔赴到各乡镇查灾核灾,把抗灾自救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积极指导农民开展抗灾生产.同时,及时制定下发了《当前在田作物洪涝渍害抗灾应对技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受灾一线,指导农民采取“五抢”(抢排、抢收、抢管、抢种、抢防)措施科学抗灾救灾,千方百计力求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抢排洪涝渍水.应城市农业部门迅速组织人力和机械排除田间渍水,及时清理疏通排水系统,缩短受淹时间,尽最大努力抢救被淹作物,减轻涝渍损失.
抢收成熟作物.各地迅速组织农民抢收已成熟的中迟熟早稻、瓜菜等作物,做到能收一块就抢收一块,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抢抓田间管理.各地迅速组织开展清淤扶苗,把倒伏的禾苗扶起来,并培土固根,防止再次倒伏;同时注意保护叶片和茎杆,防止造成二次损伤.对受水浸泡的植株抓紧清沟排渍,对在田作物加强中耕除草,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根据苗情及时科学施肥,促进农作物恢复生长.
抢时改种补种.各地对因灾绝产绝收的田块,算好茬口帐、季节帐、效益帐,科学改种补种,确保多种多收,弥补受灾损失.对退水偏迟的绝产田块和缺苗断垄的旱作物地块,因地、因田制宜,改种补种秋杂粮和蔬菜作物.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加强肥水管理,做到以密补迟、以肥补迟、以管补迟,提高改种补种的产量和效益.
抢防作物病虫.针对强暴雨天气过后,容易造成“两迁”害虫虫源的再次大量迁入和快速繁殖的严峻形势,我市各地迅速组织吡蚜酮、噻虫腈等对口药剂,抢晴天,发动农民、机防队和专业协会,进行一次全面的统防统治工作.对于漫水中晚稻田,还要选用嘧菌脂、稻瘟灵等对口药剂,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同时开展叶面喷肥等综合田管,促进作物恢复生长.
截至7月17日,市农业局共组织40多名农技人员,开展抗灾救灾技术培训8场(次),培训农民500多人次;发放科技抗灾减灾技术资料、明白纸5000多份;指导农民开展抢收早稻、瓜菜0.4万亩,扶苗培土0.3万亩,清沟排渍0.4万亩,追施肥料3.6万亩,改种补种秋杂粮和蔬菜作物0.04万亩,抢防水稻病虫8.8万亩.
目前,全市抗灾救灾生产技术指导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