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最美婆婆”谱写人间大爱 |
应城网 2012-7-26 |
|
|
|
|
|
应城网7月25日讯(记者丁艳红 特约记者陶茂) 13日,应城市郎君镇杨树村铁楼湾东头的那汪池塘,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地上的鞭炮屑和纸钱灰烬,无声诉说着5天前发生在这里的感人一幕:74岁的李金香婆婆,奋力将落水同伴王芳婆婆推向岸边,自己却永远地走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让村里老一辈人的经历平淡得像一潭静水.李金香婆婆也不例外,从前,没人刻意去记住她的经历.现在,许多认识和不认识她的人们,都牢牢记住了她.李金香婆婆出殡的日子,留守人口本不多的铁楼湾和邻近的几个村子,自发来了两百多人送她最后一程.
一双找不到主人的鞋
在离铁楼湾一里多远的湖边上,一双女式鞋孤单地躺在岸边.几天前,这双鞋的主人因救人而离开了人世.
今年77岁的李冬芝跟李金香是妯娌,同时也是当天救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13日上午,当她看到这双鞋时,眼泪再次在眼眶里不停地打着转.“我们老妯娌一共四个,幺娘(李金香)走了,就剩我一个了.”
9日中午12时许,她和同村最要好的老姐妹王芳、李冬芝三人一起,刚刚在西汊湖里采完藕带.
61岁的王芳呼救的声音充满惊恐:“姐姐,救我!姐姐,救我!”
李金香回头,十米开外的水塘中,王芳正在拼命挣扎.村子离这里有一里多路,中间隔着沟沟坎坎,喊人相救是来不及了.她没有迟疑,沿着水塘边的茅草丛,蹒跚着奔向王芳落水的方向,跳进了水中.
李金香涉水接近王芳,奋力将她推向岸边的浅水区.王芳得救了,而李金香沉进了水里.
这一幕,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分钟,李金香老人走了.岸边,只剩下那双她曾经穿过的鞋.
“她是世上最好的奶奶!”
李金香育有两男两女.今年44岁的大儿子龚国生和爱人在武汉靠打散工维持家用,小儿子龚国斌夫妇俩在深圳打工.李金香在家照顾着两个读中学的孙子.
9日当天傍晚,15岁的郎君镇中学初二学生龚梦阳,放学骑车回家.在村口,有人告诉他:“你奶奶去世了,赶快回家看看吧!”
她走之前,给孙子龚梦阳做的最后一顿饭,菜是梦阳最喜欢的鱼和豇豆.梦阳记得,那天清晨5点钟左右,他就起了床,准备到学校补课.平时早早起床的奶奶,好像有些累,从床上欠起身子,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然后又躺下了……
回到家中,爸爸妈妈、伯伯婶婶都回来了.看着再也不能醒来的奶奶,他放声大哭起来.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能绕在奶奶的床前听她讲故事了,奶奶也不能再给他晚上掖被子、扇扇子、赶蚊子了.
“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龚梦阳说.他两岁多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龚梦阳的堂哥在应城城区读高中,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他则在郎君镇中学住校,也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但回家是哥俩最期待也最高兴的事.
“奶奶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每次回家,她都会上街买好菜、煮汤给我们改善伙食.奶奶走了,以后再也吃不到她做的饭菜,也听不到她的叮咛了.”在奶奶生前住过的房间里,懂事的龚梦阳一边整理着奶奶的遗物,一边哽咽着说道.
她的微笑定格在照片中
“这么多年,姐姐一直把我当亲妹妹对待,为了救我,她走了.我对不起她.”12日上午,王芳提到自己的救命恩人时,哽咽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几天,虽然李金香老人的两个儿子来劝慰过王芳,但她还是伤心、难过和内疚.王芳的老伴龚美清说:“她这几天什么都吃不下,心里不好受呀!”
“我老家是重庆涪陵的,在这里无亲无故.嫁过来这么多年,姐姐一直把我当亲妹妹.我们无话不说,一起下地干活,一起上街买菜,一起乘凉拉家常.”李金香的友善不仅让王芳难忘,也让村里的其他人赞不绝口.
“她虽然没读过书,却是个明事理的人,村里的工作,她都积极支持.”杨树村的妇联主任郑娇娥说.
平时,李金香经常把自己种的菜送给邻居们吃,没有丝毫吝啬.“她总是对我们说,没菜就到她的园子里去摘.”村民龚水清抹着眼泪说.
“前些天,几位老人在一起乘凉拉家常时,我还用手机帮她们拍过几张照片,没想到一转眼,金香婆婆就走了.”一位村民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
照片上一共有4位老人,其中有3位是这次落水事件的当事人.照片中,头发花白的李金香正微笑着跟身边的伙伴们聊天.如今,随着老人的离去,她的微笑也就此定格在了照片中.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