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魅力塑发展之魂——应城市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系列报道二 |
应城网 2012-8-5 |
|
|
|
|
|
应城网——孝感日报8月4日讯(记者管淳 蒋润涛 严学海 ) :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对于发展中的应城而言,这一点已被实践所证明. 在应城市采访,所到之处,客商普遍反映说应城变了.变什么?首先是应城人的观念变了,“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再一个就是环境变了.客商原来看到的多是应城的低成本、自然环境、交通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现在则是看软环境的变化. 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只要企业需要,只要项目需要,只要经济发展环境需要,应城人就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经济社会越发展,越需要强有力的环境要素支撑.”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水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优化经济环境就是打造经济发展“磁场”.今年以来,应城市致力用“两个绿色通道、三集中三到位、四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最新理念,着力打造全省“四最”(办事程序最简、办理时限最短、收费标准最低、服务质量最优)县级市. 眼下,高效、便捷、宽松的发展环境,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肥沃土壤,成为应城新时期发展的新优势.
创新理念,打造重商“磁场”
7月17日,应城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题培训班(第二期)在市委党校开班.与会企业老板坐在中间,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坐在两边. 这样的座次安排体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部门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大力服务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企业,切实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做企业所盼.对此,新都化工应城公司负责人有着深刻的认识. 去年,应城新都公司投资15亿元技改扩能,涉及周边1500多户搬迁.时间紧,事难办,但“企业家老大”的承诺不能丢. 应城市“四大家”领导挂帅,成立专班,全力协调解决还建房征地、规划、建设等难题.政府还与企业共担还建房建设费用,仅此,市财政列支近2亿元.目前,1296套、16.68万平方米还建房建设顺利. 短短10个月,就完成主体厂房建设和部分设备安装,预计今年6月底可投产,3年后将实现产值80亿元. “新都速度”是应城市着力打造区域最优发展环境的一大结晶 “环境是第一竞争力!”在今天的应城,这是一个基本共识,其表征便是一系列优化服务环境的有效举措. 市直26家单位公开承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举措125条.物价局印制并免费发放《涉企收费明白册》2000余册,监督部门规范收费,告知企业明白缴费. 在服务保障上,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两个市直部门、一个专班包保蹲点”的责任制度.对重大项目全程帮办,出台企业生产经营“宁静工作日”、涉企处罚备案听证等制度,为项目开工和企业长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应城,政府就是咱企业的娘家人.”乐华厨卫公司副老总程开华感慨道.项目建设一年来,面临土地测评、环保监测、周边群众协调等诸多事宜,可施工十分顺利. 程开华说:“在这里,应城开发区专班人员随时服务上门,施工不受任何干扰.你看,这里原先是一片农田,现在变成标准化厂房啦.” 重商亲商氛围,感染着客商.乐华公司决定加大在应城投资,又注册3家公司,安心扎根在应城发展.
高效服务,形成聚商“洼地”
“原以为要等14天,没想到4个小时就办好了,办事效率真快!” 4月19日,投资39亿元的华能热电应城有限责任公司法定委托人邹新叁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企业设立登记事宜,中心迅速开辟“绿色通道”,工商、国税、质监等窗口负责人一起集中联审,4小时内就办理了所急需的4个证照,比原先提速14个工作日. 邹新叁感受到的变化,正是应城设立“企业注册绿色通道”和“工程报建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行政服务的结果. 以往招商引资中,时常面临行政服务中审批环节过多、时间过长等弊端,客商很有意见 围绕打造“四最”目标,今年,应城市开辟企业注册和工业企业项目落户“两个绿色通道”,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 通过20余场次座谈会,14次的专题调查14次,10余次的研究、试行,企业注册和工程报建两个“并联审批”流程图新鲜出炉. 现在在应城,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事项,一般实行一窗受理、抄告相关、同时收件、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流程.保证工业企业项目落户在25个工作日内开工建设,5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全部手续. 如今,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办证人只需要到服务中心下设的“两个绿色通道”办公室上交相关资料,稍等片刻就能领到相关证照. 今年,应城市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3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83个,减少行政审批时限265个工作日. 以前,不交钱不办证、不办证不准开工.如今,应城提出了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的“四减”工作目标,树立开工建设是重点、审批办证是关键、规范收费是手段的工作理念,探索开工、办证、收费 “三分离”工作模式,逼倒过去一直困扰企业落户难、办事效率低、社会反响大的思维定势. 今年来,应城按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费标准基础上,又取消收费项目19个,预计为企业减负640余万元.16家市直部门总计免收费6项、缩小收费范围7项、降低收费标准24项.
搭建平台,筑牢安商“基石”
筑巢引凤,只是招商引资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让投资者留得住、扎下根,把项目做大做强.为此,应城市坚定不移地加强园区建设. 应城市开发区围绕“工业新园、城市新区”的定位,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先后投资建设了“三纵九横”道路、220千伏智能变电站、中小企业孵化中心、第二污水厂、10万吨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 硬件的改善,为招商引进及项目工作奠定了坚实平台.近两年来,乐华厨卫、美克沃德木制品、荣邦达科技、泱盛生物科技等16个大项目相继签约应城开发区.目前园区形成“厨卫家电、盐化工业、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纺织服装”六大产业集群,年新增税收过亿元. “选择应城长江埠,我们选对了地方.”说起投资应城缘由,湖北卓熙化工公司常务执行副总于汶秦乐认为,长江赛孚工业园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为公司看中. 长江赛孚工业园是科技部确立的“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基地”核心区.园区企业之间产品的关联度非常高,企业间的联系协作也十分紧密. 长江埠办事处先后投入2000万元,对赛孚工业园内企业布局、厂房设计、绿化等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和包装,园区整体形象得到提升. 为壮大产业集群,拓宽发展平台,长江埠办事处完成了赛孚工业园新区规划评审、环评以及水电路的修建,如今新区已建成2000亩,可容纳上百家企业入驻园区,提高了园区对外来投资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目前有56家企业落户园区. 同时,办事处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组织开展银企座谈会,为13家企业落实各种形式的贷款超过1亿元,引进10余高校百余名大学生在长江埠“筑巢”. 坚持不懈地优化环境,使应城形成了温情、高效、快捷的发展氛围,凝聚起在新时期实现新跨越的强大推动力. 当下,应城正以自信的心态争当孝感市科学发展排头兵,拉开新一轮招商安商大戏的序幕.
孝感日报相关链接:“磁场”魅力塑发展之魂——应城市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系列报道二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