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涛:野猪创造千万财富--记应城市天鹏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小涛 |
应城网 2012-9-2 |
|
|
|
|
|
史金发 刘应明 报道
万小涛,一名80后的打工仔,几经奋斗在大城市创办了产业,拥有百万资产,他却毅然放弃舒适生活,回乡建设万头野猪场.目前,他的野猪场规模稳步扩大,经央视7台《致富经》栏目报道,他的致富经传遍大江南北,一下子成为闻名遐迩的野猪养殖名人.
万小涛,男,汉族,1981年10月生,高中学历,现任应城市天鹏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科技示范户、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百业青年标兵、湖北省田园小康示范户、孝感市农村青年创业示范户等荣誉.
巧遇商机,动真情
1981年,万小涛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中还没读完就从军.2002年退伍后,他独自前往广东打工.
万小涛在部队做过文书,这段经历让他很快在一家合资企业做起管理工作.他以一个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博得公司领导赏识,每月薪水四千多元.正当企业希望他大展宏图的时候,他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办厂.
原来,他和女朋友在做销售和采购业务时发现,印刷行业市场空间很大.慎重考察后,他拿出全部积蓄开了小型印刷厂.五年下来,初次创业尝到了甜头的他,成了百万富翁.
万小涛不甘安稳日子,两年前又萌生一个更加令人捉摸不透的想法:回乡兴建野猪场.
在常人看来,他的想法不可思议.他却认为做大事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建野猪场有大利可图:很多餐馆经营野猪肉,价格都很高.他平时业务往来应酬时,都刻意邀客户品尝野猪肉,只要是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他敏锐意识到,野猪养殖和深加工产品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就是这个商机打动了他,也吸引着他为之奋斗.
合伙投资,下真力
说干就干.万小涛立马将印刷厂的业务交给朋友打理,自己则前往山东、湖南等地养殖基地考察了两个多月,然后回到应城投资数百万租下荒山建起占地四百多亩的"野猪林".
2007年10月,万小涛到湖南引种,发现很多农户喜欢买小猪崽,而等长大再产崽至少要一年以上;如果直接买强壮的大种猪,一头近万元又难以承受.怎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呢?细心观察后,他按照30公斤、40公斤、50公斤的规格挑选,花6万元买回33头野猪,自繁自养.
万小涛住在养猪场,请来畜牧局技术员传授调配饲料、防疫等知识.经过半年多摸索,他掌握了百分之七十五野性浓度的杂交野猪,才最适合做商品猪.因为野性浓度过高,肉质太粗有膻味,浓度过低又失去特有香味.杂交野猪的肠道比家猪短百分之三十,更适合喂养粗饲料,这样一来,一头野猪每日的养殖成本只有家猪的一半,不到一年就见到效益:赚了近40万元.
2008年9月,万小涛饲养的野猪有三百多头,达到原有场地所能容纳的极限.存栏野猪不能再增加了,可求货的人还在不断增加,扩建养殖场已经迫在眉睫.
跑了大半个应城,万小涛看中三合镇一片500亩荒地:一边是水源,一边有树林,是个放养野猪的好地方.2009年7月,他与三合镇徐周村签下三十年租赁合同.
万小涛在山林里建围栏,引水源……不出一个月,手上仅剩的50万流动资金已花得差不多了.正在等米下锅之时,当时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袁长祥,以及团市委和市畜牧局等部门多次与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系,帮其加入"农村青年诚信创业计划",将资助资金直接转化为贷款贴息,争取到一百多万元的信用贷款.同时指导他联合本地四个青年投资者,共同成立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五个投资人共同出资、共享规模、共担风险,筹集资金五百多万元.
半个月后,万小涛拿到100万元贷款,工程继续开工.他在山林采用放养养殖方式,让野猪在自由觅食的同时再补充青饲料,既节约资金,又保证野猪的品质.
打造品牌,炼真功
5年弹指过,眼下,在三合镇野猪养殖基地,分娩舍、生长舍、配种舍、妊娠舍、保育舍等现代化养殖手段一应俱全.还建了沼气池和鱼池,用猪粪发电、照明、沤肥.另外,建起野猪肉深加工生产线,做成真空包装的野猪肉"天鹏元帅"即食产品,供不应求.
今年 5月下旬,万小涛在武汉与一家北京肉食品企业负责人洽谈合作."我们的野猪肉已进了武汉中百超市和沃尔玛超市,今年争取打进北京超市."他告诉记者,如果合作成功,合作社今年利润将会突破200万元.
最后,万小涛说:"我们预计用三到五年时间,争取把野猪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达到年出栏两万头,在当地建一个以野猪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厂,做到产销一条龙,让野猪肉附加值大大提高,也争取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到养殖行列中来, 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从农村到城市,再回到农村,万小涛无悔当初的选择.他说,只要你有梦想,农村的舞台也很宽广.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