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连续13年无差错 |
湖北省应城市劳动保险局 2005-7-18 |
|
|
|
|
|
近日,笔者从应城市劳动保障部门了解到,该市自1992年率先在孝感市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以来,在资金缺、人员多、压力大的情况下,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社会化和足额发放,累计发放养老金2.3亿多元,十三年没有发生一起因欠发、错发养老金而上访的事件,使离退休人员放了心,企业卸了担,社会保险扬了名。 据该市社保经办机构负责人介绍,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连续十多个年头保持无差错记录,与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建立健全的一套科学、规范、高效和人性化的发放管理机制密不可分。 计算待遇科学化。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该市企业退休人员增长率每年都在10%以上,再加上全市改制、破产企业增多,大批离退休人员由“企业人”变为“社会人”,在职工退休手续业务量成倍增加的同时,也对社会化发放管理工作提高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面对压力和挑战,该市劳动保障部门从职工最关心的退休待遇上入手,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一切计算机“说了算”。此举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人工计算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又杜绝了“人情养老金、关系养老金”现象的发生。破产企业原市粮机厂职工刘再英,今年5月份办理退休手续时,因续保缴费时间不及时,没有领到自己预想的养老金,总认为计算有错误,情绪很大,经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重复演示计算机计算养老金的全过程后,她本人才心服口服,自觉地在“退休审批表”签上了名字。 数据来源原始化。为保证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的客观性,该市劳动保障部门严格按规定将职工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参加养老保险时间、视同缴费时间等基本资料,缴费工资审核、缴纳金额核定、实际到帐时间、个人帐户记录等基本数据,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实行按月申报,按月核定,按月记录,按月分配个人帐户,按年结算下发个人帐户年帐。职工在办理退休时,依据计算机记载职工的各项原始数据,运用湖北省劳动保障厅制定下发的“HBSB”电脑软件程序,计算出每月应领取的养老金,并打印出“职工退休审批表”交职工本人核定,签字后,方可加盖“职工退休审批专用章”。在发放程序上,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与发放银行软盘对接、数据核对和资金入帐管理机制,要求各委托发放银行每月及时准确分解养老金至离退休人员存折上,并实行“优先接待、优先支付、优先接待”和无条件通兑等制度。 舆论监督公开化。为增强工作透明度,使企业职工明明白白退休,该市劳动保障部门除及时把每名退休职工姓名、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个人帐户储存额、养老金数额及高低原因在社会保险服务大厅和企业进行公布外,还深入企业张榜公布职工退休条件、待遇等基本情况,充分发挥了社会和企业职工的监督作用,切实让企业退休职工享有知情权。对发放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搞“一言堂”,坚持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定期召开发放相关岗位负责人专题会议,采取集体研究、民主集中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养老金发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止养老金冒领,他们还将养老金发放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之下,近5年来,有7起冒领案件是通过群众举报或新闻媒体曝光查处的,涉及金额6万多元;有15起冒领养老金案件的企业和个人被《楚天都市报》等重量级新闻媒体“扬了名”,新闻报道公开率达100%。严把企业退休人员“入口关”和“出口关”,每年组织专班人员定期对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进行生存健康摸底调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部门联系制度、异地安置人员协查制度。协调和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市社区(街道)、居委会、派出所、殡葬管理及涉老部门整体优势,对冒领养老金行为实行全方位联防,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曾 刚 马 锐)
作者通联:湖北省应城市劳动保险局 (曾 刚) 邮编:432400 电话:(0712)3243688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