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明:爱岗敬业美名留 终身无悔写春秋 |
应城网 2012-10-6 |
|
|
|
|
|
——记应城市杨岭镇先进环卫工人蔡俊明
通讯员/ 魏方毅
一个普通的环卫工人,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环卫工作第一线,不管冬寒夏暑,他总是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和管辖的路段上,用辛勤的汗水实现着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人生价值.他就是应城市杨岭镇潘集居委会环卫工人——蔡俊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潘集街道是应城革命老区,又是应城八汤旅游专线的中段,旅游观光的人群越来越多.为了打造乡镇旅游文明街道,杨岭镇党委镇政府充分意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需要挑选一个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环卫工人.在第一时刻,蔡俊明毛遂自荐,并得到杨岭镇政府的批准,他于是就走马上任了.
蔡俊明,现年68岁,于2009年元月从事环卫工作.他作为一线工人,按照年龄,他是杨岭镇环卫工人中的老大.但他做工作很有活力与朝气.当时家人和亲朋劝他:环卫工作社会地位低下,工作脏苦累,待遇少,干什么不好,偏要去做环卫这个事.他说:“什么事都得有人干,这项工作我选定了,并尽力把工作干好.”
没想到蔡俊明这一干就四年多.他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一些居民理解,受一些不明白的委屈.但他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和累,却与居民的健康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集镇街道管理不可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要有人去干,只是分工的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就这样,蔡俊明就成了杨岭镇响当当的“街道美容师”,任劳任怨工作在乡镇环卫战线上,成了爱岗敬业的楷模!
他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认真负责,不计得失,积极完成清扫保洁任务,受到所辖地段居民的一致好评.2010年、2011年他连续被评为杨岭镇环卫战线先进个人,他服务的地段被杨岭镇评为“卫生地段”.
蔡俊明负责服务的是潘集街道居民生活区和两条重要干线路段.一条是潘龙路北段,一条是八汤路中段.两条路交叉地段人多,车多,在建工程多.东西两段都是下坡路,道路窄,车速快,人流量大,给环卫清扫带来一定的难度.他总是拖着一辆铁制带斗板车,带着铁锹,扫帚,撮箕,穿行于公路、街道两旁.他总是出勤早收工晚,错开人流和车流的高峰期进行作业.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为集镇的洁净不辞劳苦地耕耘着.
他始终做到四个一样:节假日与平常一样,繁华地段与背街角落一样,下雨天与晴朗天一样,检查时与不检查一样.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负责服务的区域,刚好近几年建筑垃圾多,沙石砖渣抛洒多,为了不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让居民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活,他用铁斗车不知拉了多少车,好多垃圾都是腑下身子用自己的双手捡起的.连续几年的大年除夕,他和老伴在忙着清扫街道;看着居民们在燃放鞭炮吃团圆饭的情景,他们的脸上荡漾甜蜜的笑意,因为街道整洁了,居民们演奏出欢快的“迎春曲”!
他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潘集农资公司老板吴水伢说:“蔡师傅对街道清扫工作执着的精神,很感动人,很教育人,他连一张小纸片、烟头都是用自己双手捡起,是把污秽带走的人.现在人们的行为习惯大为改观,我们都支持他的工作,向他学习!”
蔡俊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他随时告诫自己:“街道不清洁,我的脸无光!”为支持打造文明旅游街道,他严格按照清洁卫生的保洁要求,努力工作.他在现场交流会上动情地说:“我要用实际行动,感化身边的人,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居民.我要让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们感受到潘集新农村的新气象,为文明街道这张‘脸面’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