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特色产业『农』抬头 |
应城网 2012-10-16 |
|
|
|
|
|
中国网 通讯员 丁艳红 陶茂
“物以稀为贵”.唯有独辟蹊径,才能实现弯道超越.2012龙年,湖北省应城市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引领农民共同致富,取得不俗成绩.目前,该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8.53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7028元,同比增长16.1%.
立足丰富的水资源,应城看到了甲鱼养殖的良好前景,遂以汤池甲鱼养殖为核心示范区,稳打稳扎,逐渐扩大规模.到如今,该市建立了1万亩甲鱼养殖板块,形成年产量5000吨、年创产值3亿元的养殖规模.包装精美的“应城甲鱼”进驻了中百仓储等大型超市,在武汉、河南、安徽、广东等地近70个大市场建立了销售网点.
通过争取国家项目、实行政策激励、引进业主投资开发、强化科技支撑等举措,应城有效地壮大了优质稻、双低油菜、无公害蔬菜、畜禽养殖、特色水产品“五大”板块农业规模.
做大更要做强.在板块农业规模壮大的同时,应城又提出了数个“第一市”的目标.
全力打造“全国糯稻第一市”.目前,应城糯稻种植面积达32万亩,糯稻总产量3.3亿斤.应城优质糯米掌握了全国糯米价格话语权.全力打造“獭兔养殖第一市”.该市引进湖北雪绒城养殖有限公司,投资1.37亿元建设獭兔养殖与深加工项目,目前项目已初见效益.“野猪养殖第一市”、“狼头鹅养殖第一市”的项目也在同时进行.该市万头野猪养殖场第一期扩建工程已完成并投产,存栏能繁母猪300头,已出栏商品野猪1万头.
田店镇是应城市西北的一个普通农业乡镇,没有突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却建成了湖北豪丰米业公司3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应城紧盯市场,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增产更“增收”.紧随豪丰米业的脚步,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黄酒集团、女儿红集团和河南三全食品集团到陈河、郎君两镇“订”下10万亩生产基地,湖北丰江米业,以杨河镇巡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建糯稻基地万亩以上.
目前,应城糯稻订单生产超过85%,订单价格平均高出市场价的5%到10%,每年该市糯稻因订单生产,增加收益6000万元以上.同时,该市促使丰江米业、瑞琪米业、超禾粮油、杨河米业、富水河米业等公司强强联合,组建注册资金5000万元,流动资金1亿多元的糯稻加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不止糯米产业.今年,应城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0多家,企业经营涵盖了种植业、畜禽及水产品等各个方面.
伴随着龙头企业壮大的是一个个日渐响亮的“农”字号品牌.“白玉”牌面条获全国知名品牌.“豪丰”牌系列产品获得全国放心米、无公害农产品,同时也是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著名商标.“三结豆皮”、“金陵酱菜”等一批农产品品牌也在迅速唱响.
应城着力实施农业科技推广系列项目,强化科技服务,改善生产条件,科技让农业释放更大潜能.目前已形成了以应城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载体,以产销协会(合作社)等为补充的技术服务网络,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
该市积极推广水稻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2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年均为农民减少施肥投入1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机械化为应城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该市新型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发展到1276台,耕、种、收三大生产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2%.田店、汤池等乡镇插秧机超过百台套,成为孝感市机械插秧整村推进的重点乡镇.全市水稻生产机耕面积46.2万亩,机播面积9.5万亩,机收面积48万亩,并组建成植保机防队280个,机防率达到90%以上.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