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一名31周濒死患儿在市人民医院成活 |
应城网 2012-11-3 |
|
|
|
|
|
应城网11月2日讯:10月27日,对于家住应城市陈河镇的柳毛毛来说,是她获得重生的日子,身患“DIC“(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上极低体重患儿死亡前的征兆)和“肺透明膜”(用于实现人体呼吸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没有发育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死亡率极高.)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项重症疾病的她,在应城市人民医院康复出院.
10月3日,被武汉某省部级医院放弃治疗的柳毛毛在父母的陪护下,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来到应城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入院时,柳毛毛几乎没有呼吸,四肢瘫软,全身瘀斑,多处溃破,血小板只有6万多(正常值10万——30万).望着奄奄一息的患儿,该院副主任医师、新生儿科主任余金荣、陈莉医师和护士长普惠兰等医务人员迅速投入了抢救工作.
他们采取给氧、止血、改善呼吸,输送血液制品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抗感染药物治疗外加营养支持等科学方法,并随时跟踪患儿体征,每天仅测血糖都在十三次以上,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由于患儿比正常分娩周期提前了9周,各脏器无功能,身体异常虚弱.大家采用两个微量泵在柳毛毛身上建立起两个静脉通道,将用药量由每天的0.5毫升开始以一天为一个单位慢慢递增,并严密关注用药效果.同时输入白蛋白、氨基酸、以及加强静脉功能等辅助治疗.
患儿太小,还不会吸吮,大家先开始是采取鼻饲,几天后改为将奶水一滴滴滴到患儿口腔,引导她他学会吞咽.感觉到患儿慢慢恢复了,余金荣主任就开始在温箱里一手将小奶嘴喂到小家伙嘴边,,一手用手指将嘴唇拢向奶嘴轻轻捏揉,刺激患儿出现吸吮反射.经过几天反复耐心引导,患儿终于能够自己吸吮.
小家伙太小,就连大便也不会排,大家每天都用器械和手刺激柳毛毛的肛门,终于使“出口”畅通.
望着孩子的身体一天天强壮,从当初的整天昏迷到后来睁开小眼睛,再到能在温箱里舒展自己的小身体,每天的变化让父母和医护人员感受着无法形容的喜悦.25个日日夜夜,大家轮流24小时紧紧守护在柳毛毛身边,没有一丝怨言,没有一个人喊累.有人算过,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用在柳毛毛身上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和自己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直到她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离开温箱,回归社会.
出院第三天,柳毛毛的家长再次来院,夫妇俩先是将一封大红感谢信贴在住院部大厅,再将一面锦旗亲手送到新生儿科主任余金荣的手里,锦旗上写着“起死回生,终生感恩!”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