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来应城采访杨业功事迹在家乡的反响 |
孝感新闻网 2005-8-2 |
|
|
|
|
|
来源:应城台
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湖北记者站的两名主任记者陈连生、王志刚来到应城,专程采访杨业功将军的事迹在家乡应城市的反响。 采访采取座谈的形式进行,共有五名人士参加座谈。他们分别是:应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孙国庆,应城市文化体育局原副局长彭炎忠,应城一中校长肖俊平、应城市杨岭镇委书记郑鹏、应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邹虹。 和杨业功将军同年入伍,曾担任应城市委副书记、应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现已退休的孙国庆,回忆了他在职时,和杨业功有过的三次接触经历。孙主任感慨地说,杨将军几次因事回应,从来不和地方党委政府打招呼,总是轻车简从,生怕麻烦了大家,自己只是从其他战友那里,才得知杨将军回来的消息。这个时候,想要以市委的名义接待,都被将军严辞拒绝。 在杨业功将军应城籍的战友中,原市文体局副局长,现已退休的彭炎忠可以算是和将军最亲近的人:同年入伍,分在同一个连队,在书画领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将军生前和彭局长有过多次面对面的交往和书信交流。对于这位将军挚友,彭局长深情地说:将军既是一位“无情”的人,更是一位深情的人。自己的亲人没有工作,要求将军借回家的机会,向市领导说几句话,可他从不开口,而是要求亲人自食其力;嫡亲的侄子在将军的部队当兵,三年过后,仍旧是哪里来哪里去,上军校、转干一样也沾不上边……不理解的亲人说他麻木无情。可是,高中时的母校搬迁新校了,将军从工资中毫不犹豫拿出1万元寄给学校;家乡贫困学子没钱上学了,他又拿出4千元资助;老战友病重了,他叮嘱战友们,看望时一定别忘了他……无情有情,真正了解将军的人才最清楚啊! 面对中央电台的采访话筒,杨业功高中母校——应城一中校长肖俊平讲述了将军对母校的深情,对家乡教育的牵挂;将军家乡——应城市杨岭镇党委书记郑鹏说:将军虽去,可是,他的英名会永远在家乡传颂,他的事迹,会激励大家把将军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应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邹虹介绍了应城市学习、宣传将军事迹的具体情况。 家乡人民对将军的深切怀念,杨业功将军那一桩桩感人肺腑、令人敬仰、却又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深深打动了中央电台的记者。采访从29号下午3点持续到7点多钟,晚餐之后,两名记者谢绝了市领导的极力挽留,当晚返回武汉整理录音和采访资料,第二天向中央台传送新闻,第三天清晨,也就是7月31号上午6点30分,家乡人民怀念杨业功将军的录音报道,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中播出。 目前,这是首家来应城市采访杨业功将军事迹的中央级媒体。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