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奋跨越——应城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纪实 |
孝感日报 2012-11-13 |
|
|
|
|
|
通讯员张思泽 特约记者丁艳红
基层党建蒸蒸日上、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事业硕果累累、百姓安居乐业……今年来,应城市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按照“薄弱环节抓整改、难点问题求突破、重点工作创特色、全面提升见成效”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层次推动,高质量落实,为促进应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组织领导高位推进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加强组织领导,是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应城“四大家”领导分别挂点联系一个三类村、一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示范村、一个“迎创”活动联系点、一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实行“一揽子”工程,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高位推进.同时,结合党员“双育”计划,在市委党校分三批对41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了普遍轮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身说法”以及“菜单式”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
市委书记徐长水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肖红梅,分别带头联系帮扶一个三类村,市“四大家”24名党员领导干部和54名乡镇主要领导蹲点指导54个三类村整顿转化,每月深入村组调研、指导、督办,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实行每天一督办、每周一碰头、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考核的制度,抽调16名工作人员,组成5个督导检查组,对各乡镇和市直单位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进行拉网式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走访,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发整改意见函和督查通报,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督促抓好各项工作落实.7月初,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汤建国与基层党建工作滞后的四名乡镇党委书记和组织委员约谈,督促整改落实.
截至目前,各级领导干部已在联系和任职的三类村召开会议120多次,上党课54次,收集意见建议480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258件.
整体提升任务落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应城依照“七个好”的标准,对1029个基层党开展自查自评、党员群众测评、党委考评,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把支部的问题找准,全面摸清“家底”.目前,252个党组织确定为一类,占24.5%,二类党组织有628个,占61%,三类党组织有149个,占14.1%.
围绕强基固本,扎实打好晋位升级百日攻坚战.集中时间、集中兵力、集中精力打歼灭战重点采取“三个一百”(百名领导挂点、百家单位帮扶、百个项目到村)的工作措施,强力推动三类村转化升级.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制定目标、责任帮扶、培训提高、问题销号、健章立制等环节,全市各级党组织共梳理汇总意见建议3000余条,制定1100余份整改落实方案,提出承诺事项2839个,已落实整改问题1200余件,销号900余件.确保一类支部提升率60%,二类支部的提升率80%,三类支部转化率100%的工作目标.
便民利民,是提升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的主要目标.在注重党建工作全面性、均衡性、整体性的基础上,该市按照“五务合一”全达标、功能作用全发挥的要求,加大投入,整合项目资金1600万元,在汤八线、汉宜公路沿线和高速公路连接线打造了40个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高标准示范点.每个乡镇都建立了1-2个示范点,带动了全市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建设水平全面提档升级.
目前,保丰、张杨、公益街道、东塔、飞跃等30个示范点升级改造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三眼井、新河、汪家台、光明、月圆等10个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示范点“1+X”服务体系全部建成.通过建设"1+X"党员群众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服务综合体,开展金穗“惠农通”便民服务活动,整合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项目,让群众不出村(社区)就能享受到更多的便捷服务.
利用资源加大投入
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力在于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今年初,应城市级财政下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费600多万元,对于36个未达标和30个示范点的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新建和升级改造,按建设标准高低,由市财政分别给予2-5万元的奖补资金;对于57个三类村和社区整顿转化工作,年底验收合格的,给予每村(社区)1万元的奖补资金;适当增加村干部的报酬待遇,根据核定编制数,由市财政按村主职干部年人平1000元、副职干部不低于700元的标准增加待遇.仅此一项,市财政列支经费比往年增加300多万元.
同时整合部门资源,充分发挥行业系统主管部门的能动作用,把抓党建与抓业务结合起来,整合农业、林业、水利、财政、扶贫办、文化、交通、卫生、供销等部门各类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实行人、财、物与项目、资金、技术有效对接,把部门的职能优势变成为抓党建工作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工作合力.
坚持上下联动,把“农家支部会”、“双联双促”、“三万”活动与基层支部晋位升级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一批基层组织建设难题,兴办一批便民利民实事.
目前,应城市122个机关单位组织361名党员干部深入到385个建制村,累计帮扶项目618个,共投入帮扶资金1689万元,建立科技示范推广点78个,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68个,调处矛盾纠纷1238起.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