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旅游城市名片注册暨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专家座谈会
|
应城网 2012-11-14 |
|
|
|
|
|
应城网11月13日讯:前不久,市政府党组成员朱进军主持召开应城市旅游城市名片注册暨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专家座谈会.据悉,此次座谈,主要是对应城旅游城市名片作进一步推敲提炼,对旅游文化品牌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对旅游商品、纪念品的怎样设计开发,来进行深入讨论.
此次会议邀请了市老年大学、市作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市诗联协会等文艺界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旅游商品开发商代表座谈.
会上,市外事侨务旅游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了我市旅游城市名片、旅游文化品牌保护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前期所做的工作及基本情况.市工商局负责人介绍了旅游文化商标注册要点.与会专家们踊跃为应城“旅游活市”建言献策,从城市名片提炼、旅游文化、旅游商品等方面,为应城旅游发展提供很好的思路和具体方案.
城市名片灌注和诠释着一个城市恒久的文化情调,一个城市的魅力、品位、吸引力和竞争力.对照“膏都盐海,蒲骚故地,玉女汤泉,应旅(游)之城”旅游形象语,专家们建议拓宽思路,集思广益,形成有效的途经和方法,通过旅游城市名片扩大影响和知名度.如策划举办以城市名片为主题的重大节事活动、通过现代科技创办智慧旅游信息平台、推荐应城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商品的文化包装整合等方式,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与会专家提出,应加强旅游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我市门板湾遗址、蒲骚故地、文峰塔等已做规划将要开发,但历史名胜人文遗迹还有玉女庙、马望山、楚武坟、妙高台、彭乐村欧阳修读书处(地处五龙寺)等,都可以融入旅游旅游景区文化,让世人更容易的吸引到应城旅游目的地和景区、景点中去.还有应城历史名人李幼滋、陈士元、蒋作宾、刘仁静、杨业功等,也应该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象,提高应城的知名度.
与会专家提出,应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目前,我市旅游产业六要素发展不平衡,其中旅游商品收入约占旅游消费收入的10%不到,同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需要下大力气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要突出我有别无的地方特色,拓宽视野引导市场的开发,增强企业产品品牌的意识.要提高包装品味,研制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为代表的旅游商品,开发独特性、实用性、艺术性、便携性的产品,找到旅游购物市场的卖点,达到深入人心的宣传效应,提高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如粉笔是应城发明的,金漆木梅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鱼面是应城传至云梦的,本土特产有野棱角、干芦笋,还有消失的银鱼,失传的油面、叠汤元、驴脚爪子等,需要进一步挖掘抢救开发.
会议一致认为,今后要进一步开展多方面合作,针对旅游资源整理相关历史人文资料,修编《汤池的故事》、《应城名胜》等;印制旅游折页、宣传画等进入服务行业,深入到民心;邀请专家们走进旅游企业,针对产品项目挖掘人文资料,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帮助旅游营销出谋划策,针对旅游市场有效开展旅游文化宣传;积极申请应城旅游城市名片的注册,全面、整体推出应城旅游城市形象.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