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应城:构建“五个直通道”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
应城网 2012-11-21 |
|
|
|
|
|
构建“五个直通道”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干部说干事) 袁长祥 《 人民日报 》( 2012年11月20日 07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2-11/20/nw.D110000renmrb_20121120_4-07.htm?div=-1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围绕中心工作、抓住主要矛盾,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通过构建强农惠农政策、风险防控、村务监督、便民服务、信访举报“五个直通道”,提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
构建强农惠农政策直通道,确保政策落实“能到户”.认真执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城市积极构建强农惠农政策直通道,编织了反腐“高压线”.成立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人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到分级明责“包到户”;市领导分赴联系乡镇进行强农惠农政策督导检查,各乡镇驻村干部开展经常性督查,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工作组对全市各乡镇开展明察暗访,做到督促问责“落到户”.
构建风险防控直通道,确保风险防控“看得清”.构建风险防控直通道,就是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入手,为基层党员干部提供“安全警示”.在这方面,应城市强调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廉政教育,思想防线筑得牢.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关键岗位查得严.以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为重点,从执行重大决策、资金使用等方面查找风险点,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强化制度执行,日常监督管得住.认真落实镇村“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建设工程和大宗物品购买处置等制度.
构建村务监督直通道,确保村务监督“说得透”.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村务监督机构,引导和推动干部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着眼于构建村务监督直通道,应城市在各乡镇设立政务公开栏和电子显示屏,在各村建设统一规范的村务公开栏,要求镇村按时公开各项收入和支出明细、集体土地征用、救灾救济款、低保救助等方面的情况;规定政务公开必须每季度公开一次,村务公开必须每年公开两次,同时规定固定性内容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即时公开.
构建便民服务直通道,确保为民服务“办得快”.树立便民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是提升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应城市以“四减、三集中三到位、两个绿色通道”建设为重点,构建便民服务直通道.在市镇两级实施以减项目、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为内容的“四减”工程,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开辟企业注册和工业企业项目落户“两个绿色通道”,集中办理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
构建信访举报直通道,确保信访举报“稳得住”.妥善处理信访问题,是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构建信访举报直通道,关键是对上访群众和信件快受理、快查办、快解决.为此,应城市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畅通渠道,快速受理.开设市长信箱和政风行风热线,市纪委和16个乡镇纪委全部开通网上举报,镇村配备信访调解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互联网”.二是健全机制,快速查办.成立市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办公室和信访协调中心,对重大紧急上访事件实行统一调度.三是加强沟通,快速反馈.要求市信访协调中心及时分析梳理信访苗头和隐患,每月下发《信访情况通报》,提醒各乡镇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举报工作.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应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