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工作纪实
|
应城网 2012-12-8 |
|
|
|
|
|
“三线城市”解“饥渴”
——应城市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工作纪实
应城网12月7日讯(通讯员张雨初 特约记者程国辉):去年11月,湖北“博士服务团”首批百名博士纷纷响应省委组织部、团省委服务基层计划,陆续走出大都市武汉,奔赴基层挂职服务.一年来,在应城挂职的5名博士用聪明的知识头脑和辛勤的汗水,抒写了他们服务基层,为地方科技创新争做贡献的奋斗诗篇.
乐为基层科技创新添“福音”
受“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计划安排,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博士曾鸣被选派到位于应城市开发区境内的湖北富邦科技股份公司挂职服务一年.
“我能够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问题,我的研究能够以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湖北富邦化工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曾鸣博士来到应城市,体会最为深刻.他一到富邦公司就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参与多项核心技术的研发.
脱下博士帽,甘当小学生.“通过对企业行业的了解,寻找到了为企业服务的切入点,我们首先决定从绿色盐的添加剂开发着手,通过大量的实验,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11月17日,在新都化工(应城)公司,博士服务团成员、新都化工副总经理张圣祖博士,一身企业工装在身,与企业普通职工没什么两样.“挂职新都化工公司以来,我勇于借助自身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得到了企业高层的认同和员工们的尊重.”
如今,新都(二期)扩能改造、技术革新,富邦上市,恒天药业包装,旅游城市发展,高中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都留下了这些博士们心情的汗水,他们用智慧之光点缀着三线城市发展的点点滴滴.
力挺发展潜心参谋献“智囊”
挂职恒天公司的廖桂英博士来自中国地质大学,这位女博士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人生历练,在融入新的工作角色的同时,也为企业科技进步倾其所能.“我们公司的产品有一种原材料非常昂贵,由国外进口,为了节约原材料的成本,通过廖教授牵线搭桥,和湖北化学研究设计院进行合作共同研发项目,对原材料进行改性.”据恒天药业包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佳剑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廖教授还把她的导师请到公司进行现场的指导.目前该项目的进展顺利,初步出来的实验产品基本上达到了产品的质量性能,一方面可以取代进口的原材料,第二方面可以降低成本10%到20%.在廖桂英博士的引荐下,恒天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材化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实验室一个.
汪丞、冯娟两位博士分别挂职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和应城市外事侨务旅游局.汪丞博士到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后,正值学校推进高中课程改革,他利用原单位——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的平台优势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学校制订出了深度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完成了应城一中课程体系建设.挂职应城市外事侨务旅游局的冯娟博士经过一线调研,协助该局向应城市政府提出了《应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修编申请报告》;并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邀请派出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市旅游局的领导专家赴应城召开了题为“应城市旅游业融入武汉城市圈”的专题研讨会”,加强应城与武汉的合作交流.
眼下,五位博士已经和应城市挂职的单位融为一体,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助推应城市科技创新步入新的里程碑.
巧探索勤管理善打“服务”牌
首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到来之前,应城市委组织部召开专门会议安排接收工作,并分别与5名博士分别进行了电话联系,热情欢迎他们来应城工作.应城市相关部门遵照干部任用条列,召开市委常委会议,提前任命冯娟博士为外事侨务旅游局副局长,到富邦公司工作的曾鸣博士在欢迎会议上,就被该公司董事长任命为副总经理,当场发放聘任手续.在落实服务团成员职务的同时,应城市还多方协调,保证了有关待遇的落实,享受与职务相关的待遇.在住宿方面,充分考虑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按照不低于同职务在职人员的标准进行安排.在进餐方面,基本实现了就近进餐,享受单位补贴.在用车方面,一般情况下,都是统筹安排,尽可能地提供交通便利.在工作方面,每名博士服务团成员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和负责分管的工作,做到有职、有权、有责.
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服务博士精神文化生活,应城市为每一位博士发放了电影卡,由5名市领导分别联系1名博士服务团成员,由应城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负责掌握了解博士们的工作生活情况,搞好跟踪服务工作.通过1年的管理服务工作,组织部门已与博士们建立了较为深厚的感情,博士服务团成员也在完成好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发挥自已和派出单位的优势,为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如今,博士服务团已成为闪亮的人才工作“品牌”,成为连接服务地方、锻炼人才的基地.服务团不少成员在实践的锤炼中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项工作已经成为服务应城市跨越发展、培养高素质年轻人才的新路径.
“虽然一年服务期很短,但是我们还要当亲戚走,因为这里是我学习成长新的摇篮.”挂职应城市恒天药业包装有限公司的廖桂英博士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段肺腑之言,她说,这其实也是博士服务团成员的共同心声——“三线城市,我们的梦从这里起航!”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