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县市级首例腔镜下脾脏切除在应获成功 |
应城网 2013-1-6 |
|
|
|
|
|
应城网2013年1月5日:“您放心,手术很成功,囊肿已经拿掉了.”听到医生这句话,得知自己身上那个长了囊肿的脾脏已经被清理出了“队伍”,微笑再次回到了杨婆婆脸上.
对于家住应城市郎君镇肖杨村64岁的杨婆婆来说,原本担负着自身过滤和储存血液以及参与免疫功能的脾脏,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脾脏内“占位性病变”(不明原因囊肿),同时伴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不得不决定让这个器官提前“下岗”.幸运的是,和其他每年近百名需要这类手术的患者不同,杨婆婆不用接受传统开放式的外科手术,腔镜微创只需在她身上钻3个最小0.5毫米的小孔就能解决.
去年12月31日,应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小儿外科、疝外科主任杨明祥主任医师和同事周成等利用腔镜将超声刀送入患者腹腔.凭借显示器,他们首先将脾脏周边的脾结肠韧带、脾胃韧带、脾肾韧带等周边软组织同脾脏游离开来,这个过程中要绝对保证横结肠、胃、胰腺等和脾脏紧密相连的人体其他重要脏器不受损伤.然后再小心翼翼的将脾蒂游离,这个尤其考验医务人员的腔镜操作水平,将脾蒂内不足4毫米的脾动脉使用机械手来完成切断结扎.这些全部处置妥当之后,他们再将整个脾脏利用机械手夹成条状,从腔镜通道带出体外.整个手术历时一个多小时,麻醉师陈少春全程紧密跟踪患者身体指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目前,患者体征平稳,感觉良好,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不日将可出院.
孝感县市级首例腔镜下脾脏切除术相对传统开放性外科手术,具有创面变小,住院日期缩短等优势,同类患者之前要想有这样的待遇,只能去百里之外的省城,费用随之成倍增加.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市外科领域又一重要专业——肝胆专业跨入了“微创”大家庭,提升了全市人民群众健康保障.
(张震 吴川章)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