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让利撑满“钱袋子” ——在应城看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
应城网 2013-2-13 |
|
|
|
|
|
应城网——湖北日报2月12日讯:元月下旬,应城市财政局出台的2012年报表显示,乡镇税收完成6.2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6.5%,占全市税收的62.2%.
乡镇有了财力,自信地抖开“钱袋子”,2012年直接投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房、公共文化等民生支出达4.2亿元,同比增长22.6%.
“放水养鱼”破解无钱办事窘境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天鹅镇,应城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2008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只有218万元.面对群众要求修夹河沟泵站的呼声,时任镇委书记、镇长的李双金一脸无奈:“取消农业税后,那点转移支付‘吃’了就没有‘投’的.”
一个良好的财政管理体制,能为乡镇发展带来持续动力.应城决策者意识到,农村税费改革后,必须让乡镇财政实现由保运转到有钱办事的转变.
2008年,应城大刀阔斧地推行一系列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采取“规范收支,核定基数,乡财市管,超收分成,一定四年”的“放水养鱼”政策.
小试牛刀,成效初显.当年,应城乡镇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4%,高出市直增幅15.2个百分点.
增氧政策撩起乡镇财政“小火苗”
第一轮4年改革,乡镇财政收入规模迅速壮大,但存在的问题也显露出来.
去年,应城总结经验,推出“新5年”改革办法:“划分范围、提升保障、同增同减、提高效率、激励发展、一定五年”.
这是一项“增氧”政策:每年安排1500万元奖励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乡镇,安排1000万元奖励税收增长速度特快乡镇,安排500万元奖励税收消赤减债乡镇,加大对乡镇的激励.
老厂面临拆迁,新厂无法开建,武汉花果山涂料公司遭遇尴尬.东马坊办事处得知情况,立即与该公司经理夏显锋联系.2月2日,办事处就与该公司签订征地合同,并着手“三通一平”工作,下个月即可开始建厂.
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会节招商……各乡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年招商引资66个项目,协议投资额304.5亿元,到账资金86.19亿元.
新都塑业是城中办事处引进的,一年就实现新增规模以上企业目标.按政策,城中办事处获奖100万元.此外,长江埠、三合、杨河等16个乡镇都按“增氧”政策兑现了奖励,共计762万元.
有钱才能为农民办好事
放权让利撑满乡镇“钱袋子”.原来为钱发愁的天鹅镇,引进大地木业、鸭湖板材、凯丰畜禽等5家企业,去年财税增幅排名跃升应城市第4位.
天鹅镇依托汉北河古码头地利,投资100多万元硬化北咀码头,目前货备架已安装到位;应天线三座大桥建设已接近尾声,物流仓储中心选址确定,两艘500吨位的大货船营运事宜正在洽谈之中……一条连接武汉的水路物流大动脉呼之欲出.
在新一轮“三万”活动中,天鹅镇给农民办实事更有底气,投资9万元建起3座垃圾处理场,在重点村建设6个垃圾池、排污沟150米;投入100万元在北咀村改厕200户;投资1000万元用于沈铺村城镇化建设.
据了解,去年,应城各乡镇55个开标项目中,34个是民生项目,涉及学校综合楼、教师周转房、保障房、血吸虫防治、污水处理等多方面.
应城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实行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后,乡镇从‘吃’财政饭,到现在小事不伸手,新农村建设更有盼头了.”
(杨敬文 陈会君 丁艳红 陶茂)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