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应城市六大工业园建设发展纵览 |
中国贸易报 2005-9-23 |
|
|
|
|
|
作者:柯涛;郑毅 来源:中国贸易报 责编:周文国 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坚持以发展工业、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为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效率开发、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采取筑巢引凤、逐步开发、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办法,实施市镇联动,积极探索兴办工业园区的有效途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工业园区已成为应城发展经济的载体和招商引资上项目的重要窗口。目前,该市已初步建成市开发区工业园、市盐化工业园、赛孚精细化工园、市民营工业园4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3475亩,已开发面积2569亩,入驻各类企业40多家。去年,4个园区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8亿多元、税收3000多万元。其中全市入园项目中投资规模过1000万元的大项目19个,其中过5000万元的项目7个,以及一批中小项目,涉及服装纺织、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石膏建材、轻工等行业。市开发区工业园依托区位优势强、基础设施完善的优越条件,着力引进科技型、实力型项目。今年该园区已与金港大酒店、恒天药业、三和食品、龙翔家私等9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协议投资额3.5亿多元,引进项目正陆续开工。
针对应城市六大工业园区建设提速,决策者们提出以下思考:合理优化布局提升园区建设档次
应城针对园区规模偏小、起点不高等问题,按照适度超前、集中连片、突出特色、重视环保的要求,高标准做好整体规划和分期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要求建设管理。他们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园区发展,对已列入国家级、省级的赛孚精细化工园,围绕壮大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按照A区抓壮大、B区抓引进配套、C区抓挂靠发展、D区抓规划开发的思路,加大引进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基地档次。应城市对市开发区工业园、市民营工业园,进一步强化了规划意识,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园区规划,着眼于园区的长远发展,全力上大项目、科技型项目,防止了有限的"寸金地"在近期内被小规模、低水平的企业占用,发挥窗口示范作用。
全力招商引进增强园区发展后劲应城市委、市政府认为,发展工业园区,产业和项目支撑是关键。在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利用内资与吸引外资并重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招商引进的责任,健全了招商机制,创新了招商手段,立足存量资产、骨干企业、优势资源、名优产品,吸引境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参与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园区企业的科技含量,加快了园区发展。
应城注重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招商定位上,他们从各个园区的功能定位出发,合理确定招商目标。对处于建设初期的市民营经济园等园区,加快科技型、规模型内外资项目的引进步伐,并按照产业功能分区安排进园,尽快树立园区形象;对已具备一定基础的市盐化工业园、赛孚科技工业园等园区,及时调整招商思路,把重点放在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高科技项目上,转变了园区经济增长方式。在招商区域重点上,该市既瞄准国际国内大公司、大财团,更瞄准省内发达地区和广东、浙江等地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招商。
注重招商对策研究是应城决策者经常的工作,是一个重要手段。他们重视"以商引商、以外引外,以企引企"的对策研究,把每一个投资业主当作"上帝",精心呵护,扶优壮大,形成"办好一个、带来一批、繁荣一片"的效应。
创新开发机制夯实园区建设基础一是投入机制。在努力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运用市场办法,借鉴外地经验,采取企业出一块、民间融一块、银行贷一块等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缓解资金紧张矛盾。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坚持扶优扶强,重点扶持大中型企业、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增强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
二是经营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各园区管委会的职责和权限,采取授权和派驻形式,赋予规划、财政、税务、国土、工商等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职能,统一负责园区管理、对外招商、项目申报、规费收缴等事务,保证园区的高效运转。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走公司制管理、市场化运作之路,依法成立园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与园区管委会合署办公,全程负责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坚持因园制宜、量力而行、滚动发展的办法,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抓好园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因为资金制约就降低建设标准,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杜绝"轰轰烈烈圈地、冷冷落落开发"行为,谨防土地资源浪费和开发成本加大。
四是科技创新机制。要全面推进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他们在园区内设立研发基地,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切实优化环境形成园区发展合力应城各级各部门针对项目在引进、建设及生产环节的不同特点,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健全项目委托代理制、专班服务制、企业生产安静日等服务机制;大力推行了"三零"服务,即企业办事上政策外的零收费、生产经营上的零干扰、优质服务上的零缺陷,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在服务上形成"企业不上门,就上企业门"的优良服务局面,全面提升了园区的服务层次和质量。在拓宽服务途径上,应城建立健全了法律服务中心、金融担保机构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方便企业所需,使企业真正引得进、留得住、能赚钱。同时实行政策倾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用于扶持园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重点扶持的园区采取"一园一议"的办法,制定更为灵活有效的政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发展大局"的观念,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应城还加快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在内的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了信用管理制度,严惩失信行为,努力打造诚信应城。
这是块后劲勃发的热土地,一项项全国之最,一个个全省之最,在该园区涌现。有专家预言,应城将成为湖北省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和制造业中心,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