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激活农村无职党员“正能量”
|
应城网 2013-5-21 |
|
|
|
|
|
应城网-孝感日报5月18日讯(特约记者丁艳红 陶茂 通讯员张思泽): “没想到我的建议,不仅解决了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还帮村里增加了集体收入.”16日,应城市长江埠办事处苏台村党员苏想成兴奋不已.
近年来,应城市大力开展“农村无职党员特长小组管理”活动, 以村为单位分别组建了“党员智囊小组、党员调解小组、党员帮扶小组和党员义工小组”四大类,通过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对村民提供各种公共社会服务,激发了农村无职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内在动力,取得了明显实效.
应城市充分发挥党员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鼓励党员加强对外联络,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协助引进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长江埠办事处苏台村紧邻铁路、在家青壮年较多,智囊小组成员苏想成针对村情,提出了组建苏台村搬运站的建议.该站建立后,不仅解决了该村12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了100万元.
应城市发挥党员个人优势,帮助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发现纠纷隐患及时调解处理,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68岁的田店镇田店村无职党员田培丰,自从担任调解员后,村里有哪家闹纠纷,他总是前去调解.现如今,该村一些小纠纷、小困难,像田培丰这样的调解员就可以及时解决.
应城市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党员创业致富计划”,因地制宜建立党员“双建双带”示范基地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科技培训,引导群众学习种植、养殖及加工业科技知识,帮助群众发家致富.杨河镇柏树村党支部书记刘德轩充分利用该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的有利区位优势,和村里的党员一起合作办起了精米加工厂,成立了巡检糯米协会,解决了该村30人的就业问题,年产糯稻3.2万吨,产值6400万元,年利润达186万元.
与此同时,应城市发动义工党员协助村里做好道路整修养护工作,组织人员疏清沟渠,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帮扶困难群众、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活动,配合村党组织做好办公场所管理维护工作等.天鹅镇西湖村党支部书记田德松组织村里的无职党员成立了渠道清淤义工小组,农闲时期组织村里的党员、群众开展渠道清淤和塘堰改造工作,极大地改变了该村的农田用水条件,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应城市415个村(社区)党组织,共组建各类帮扶小组1600多个,解决群众纠纷、矛盾1208起,提供招商引资信息126条,开展义工活动3000多人次,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