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街办: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
应城网 2013-6-3 |
|
|
|
|
|
应城网6月2日讯(记者杨芳芳 通讯员蔡蕾蕾 田艳红 特约记者张鹭):“六一”前夕,应城紫来大酒店内,三十余名“爱心妈妈”在应城市委宣传部、应城市妇联、城中街道办事处的组织下,为城中街办光明社区三十余名留守儿童提前过一个温馨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为“妈妈们”送上了一台自编自演的节目,爱心妈妈也自发为孩子们准备了“六一”儿童节礼物,为这群留守的孩子送上一份家的温暖.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关爱留守儿童,城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探索校内校外监管机制,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
该处学区统一在蒲阳小学、光明小学、周陈小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以及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任科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建立健全家校联系,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探索校外帮扶机制,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该处以辖区内社区、村现有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为阵地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每周对辖区内留守儿童开放,并在光明社区建立“子君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辅导;联合蒲阳医院,免费对学区贫困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宣传保健知识.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城中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创新校内校外帮扶机制,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制度化常态化,搭建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桥梁,用实际行动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