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应城:创新,让百姓平安变长安 |
应城网 2013-6-18 |
|
|
|
|
|
应城网——湖北日报6月17日讯(记者杨麟 特约记者丁艳红 陶茂 通讯员陈建华):上月底,应城再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成为全省唯一蝉联此荣誉“五连冠”的县市.近日,记者走访该市,一探背后的缘由.
新格局:不找领导,找中心
在应城市,老百姓有问题,不找领导,找中心.
中心是什么? 原来,2010年,应城整合综治、信访、维稳、公安、法院等力量,成立综治维稳中心.中心设立11个行业调解委员会和10个综治专班,对涉法涉诉、征地拆迁、劳动争议等领域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在充分评估论证和政策法律范围里满足合理诉求.同时,市、镇(街办)、村(社区)设有综治维稳机构.
中心形成多部门协同调解模式,让老百姓不跑远路、不打官司、不伤感情,有问题不找领导,在中心就地解决问题. 自建立以来,累计调解调处非正常死亡、医患纠纷和交通事故等纠纷300起,无一起引发群体性事件.
新机制:天网工程,疏而不漏
4月27日,应城市出租车司机刘师傅遭遇抢劫,报案不到24小时,警方成功抓获两个犯罪嫌疑人,办案民警说,这多亏了“天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应城市积极打造“天网”工程,实现了全市大街小巷、重点部位、“口子镇”电子监控探头全覆盖.
全市累计安装监控探头9856个,并构建“全警大巡逻”机制,做到大街小巷有警察.各乡镇还分别组建16支专业辅警巡逻队,积极推行“十户电话联防”、“治安+保险”治安防范机制.
应城新都公司董事长宋睿深有感触地说:“到应城发展快10年了,应城良好的治安环境是我留下来的主要原因.”
新模式:网格管理,无缝对接
“嘟嘟嘟……”昨日,城中光明社区民警龚银华坐在办公室,一边盯着屏幕上13个重要防控部位的监控画面,一边接听辖区居民范丽华打来的求助电话,及时调度网格员周建明去帮助.
周建明是光明社区工作人员,从去年3月起,他有了一个新身份:社区网格管理员.
每天清晨和傍晚,趁着居民在家,他都要走访所辖网格内.在他的电脑里,辖区居民从事什么工作、家中有哪些成员、联系方式、是否有租住户、存在什么困难等信息一目了然.
应城416个社区(村)划分了54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实行聘用制,建立“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三级覆盖的网格管理服务新模式.网格员一岗多责,他们手持移动终端,利用市、镇、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为群众办理党群事务、劳动保障、咨询代理等公共服务,成为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超市”.
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水说:“唯有不断创新,百姓平安才能变长安.”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