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12345”工程 促进委员全面履职 |
周荣华 胡继雄 提供 2005-11-14 |
|
|
|
|
|
实施“12345”工程 促进委员全面履职
——湖北省应城市政协委员365天天天当委员
2005年10月31日,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视察应城市,高度评价了该市政协“12345”工程,要求尽快形成材料,在全省予以推广。
湖北省应城市政协始终把政协委员视作政协事业兴旺发达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坚持“委员兴、政协兴,委员强、政协强”的理念抓委员工作。为充分发挥全市210名政协委员作用,促进委员全面履职, 2004年1月换届以来,他们创造性地实施了“12345”工程,在委员队伍中形成了“散作满天星,聚为一团火”的良好局面。
一访。即走访委员。5位驻会主席每人每年走访40名委员,一年后轮换,一届内每位主席一个不漏走访完全部委员。在走访中,听取委员们对市委、市政府及市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所能及地帮委员解决问题。政协委员张明达是应城新都化工公司副总经理。政协副主席陈宗俊走访他时,他正为公司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而发愁:其公司货物在铁路运输时有两项收费比其它公司要高。陈宗俊知晓后,当即出面协调,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二学。一是分散学。除要求委员平时自学外,以各专门委员会、政协委员为单位组织学习,并利用政协各种例会、走访座谈和印发学习资料等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学习活动。二是集中学,坚持一年一次全体政协委员集中学习制度。去年4月,新政协章程出台后,组织了全体政协委员集中培训学习一天半。今年,又从省政协请来专家为全体政协委员作辅导讲座,并安排5名优秀政协委员在培训大会上交流履职体会,典型示范。对因病因事未参加学习的委员,还进行了集中补课,使集中培训的参学率达到90%以上。通过二学,让委员明确了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委员的履职水平和理论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三建。即建立以“三参与”(积极参与党政各种重要会议,主动邀请党政领导参与政协重要活动,参与全市中心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协商平台,以民主评议为重点的民主监督平台,以提案督办为主的参政议政平台。如民主监督平台:连续两年开展政协委员评议,去年评议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电力公司,今年评议食品药品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两次评议都历经宣传发动、调查自查、现场测评、整改提高4个阶段,60多天;两次评议都以委员评议为主,让全体委员参与其中,个个被评单位都召开大型座谈会,向委员通报工作,诚恳邀请委员提意见,极大地丰富了委员活动,使委员真正在实践中知情,在知情中履职,在履职中锻炼。
四制。一是规范入口制,明确委员当选条件,坚决将素质差、无参政议政能力、不热爱政协工作的不合格人员挡在门外,确保委员整体质量。二是完善服务制,办好“委员之家”,制定委员接待制度,做到委员回“家”有人迎,办事有人帮,问话有人答,难题有人解,生活有人管,离“家”有人送。不少委员回“家”后,感慨不已:“到了政协就象到了家,人好、水甜,这个委员当得贵重,有滋味”。三是提供保障制,按照政协章程规定的委员权力,专门制定了委员维权和调动履职积极性的规定制度,切实维护委员权益。四是强化考核制,制订了委员管理办法、委员考评方法、委员会议制度、委员奖惩制度等,采取一人一卡、一人一档的办法,建立了委员档案,登记委员基本情况,记载委员参与各种会议与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和撰写提案等情况,记录委员履职总结和活动组审查意见,作为年底评选表彰考核兑现的依据。今年初,表彰了42名优秀政协委员。对不参加政协各种会议活动的,明确提出要按章程严肃处理。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初步改变委员队伍松散的状况,委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
五个一。即大力开展每名委员每年至少参与一次调研视察、写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参加一次专题活动、办一件实事活动。两年来,委员共提出提案430件,反映社情民意240件,参加调研视察500余人次,引进或参与引进项目22个,协议引资额达1.43亿元,其中已到位资金6400万元,年上缴税金705万元,安置就业1703人;委员创办项目37个,投资总额达2.33亿元,年上缴税金数千万元,安置就业2857人。
“12345”工程的实施,克服了过去“政协委员一年只参加一次会,政协常委一季参加一次常委会、政协主席一月参加一次主席会”的现象,极大调动了政协委员履职的积极性, 委员们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是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如今政协这么看重委员,如果不认真履行职责,365天天天当委员,既对不起组织,也对不起自己。”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