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交响曲 ——孝感市事关全局的100个重大工程项目剪影(6)
|
应城网 2013-7-5 |
|
|
|
|
|
记者管淳 朱霞 来源:孝感日报
电,一种能源.热,也是一种能源.在人们对电越来越产生依赖的时候,对于一些工业企业,例如制盐、化工等行业,对工业化供热的需求,也产生依赖.其实,从广义上来讲,即使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热”的需求,古老而不可或缺.
电与热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国计民生中的保障性基础行业.
今年6月5日,我市事关全局的100个重大工程项目之一的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在应城举行项目主厂房奠基仪式,这标志着,我市第一个热电联产工程项目,已付诸实施.
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将建设1台35万千瓦超临界抽凝式供热机组和1台5万千瓦背压式供热机组.根据设计,这一项目在提供强大热能和电能的同时,将同步建设湿法脱硫设施和SCR脱硝装置,并采用高效静电除尘技术,使除尘效率达到99.87%,脱硫效率不低于90%,脱硝效率不低于60%.由于这一项目替代小型热电机组,可使本区域内烟尘排放每年减少排放量226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9354吨,二氧化氮排放量减少2900吨.发电和供热,年节约标煤约27.3万吨.
市场需求与环保需求的期待
蒲骚故地应城,资源丰富,素有“膏都盐海”之称.岩盐矿床分布约140平方公里,岩盐储量280亿吨,为发展盐化工业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
经过多年的发展,应城已在其东部地区形成了盐业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其中,除现有宜化双环、新都、久大制盐、久大盐矿、中盐长江和湖北长舟等老牌骨干企业外,区域内的东马坊、长江埠和四里棚办事处以及郎君镇,有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其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原盐450万吨,纯碱130万吨,氯化铵140万吨,复合肥80万吨,调味品5万吨,从而使应城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盐化工基地.
制盐和化工,都需要热能和电能.据初步调查,应城现有的制盐和化工企业,其供热所需蒸汽,每小时需要1300吨.事实上,现有各制盐或化工企业,分散地建有自备的锅炉和发电厂.虽然,各企业都在努力地进行高科技技改,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上来看,煤耗高、效率低,排放的废水、废气和粉尘,依然对环保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目前,一种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环保节能型能源利用方式,即既能供热又能发电的大型热电联产,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小锅炉,成为一种被争相采用的工业供热方式.在国内一些重要的工业区,集中供热已经成为园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2006年9月,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应城开始策划、包装大型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项目,并于2007年12月成功引进了全国五大电力集团之首的华能集团投资,建设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
2008年1月和同年6月,热电联产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先后通过专家审查.2009年10月,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2011年7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具备开工条件.2012年4月19日,华能应城热电联产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华能应城热电联产工程.
这是应城建市以来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项目.根据概算,两期工程共投资56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建设2台机组静态投资22.89亿元,动态投资23.52亿元,计划总投资23.8亿元;热网工程总投资3.8亿元,合计总投资27.6亿元.
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采用超临界抽凝式供热机组和背压式供热机组热电联产,是国家发改委在全国中小城市第一个布点的“上大压小”集中供热实验示范项目.其一期工程,平均连续供气量每小时670吨,最大供汽量每小时778吨,年供热量1400万吉焦;年热电比186.2%,发电量23亿度.
提供热能和电能之外,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将以其当代最先进的环保技术,改变和优化这里的环境状况.
循环经济与系统工程的应用
今年以来,应城市正在建设和实施的有盐化工产业集聚区、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城南新区建设、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只是这些工程项目中的一个.
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选址过境应城的汉宜公路以南、长荆铁路以北的郎君镇境内,主厂区用地311亩.主厂区之外,建设这一项目,需要修建自长江埠火车站沿长荆铁路至厂区的、全长7.2公里的运煤专线;需要设计、铺设20余公里的供热主管网;其生产的电力,需要接入国家电网系统就近的220KV彭湾变电站和220KV梦泽变电站.
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拆迁还建郎君镇破港村等民房130多栋,还需迁移1000多座坟墓.热电联产中产生的大量灰渣,需要选择专用灰场,更需要进行资源再利用;等等.
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热电厂用水,以应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主水源;以应城东西汊湖地表水作为补充水源备用水源.根据现有设计,热电联产项目年利用中水近900万吨,年用地表水260万吨.
污水处理厂距厂区8公里,东西汊湖取水点距厂区4公里.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城市污水中,日产中水约3万吨.为利用中水,华能应城热电厂将投资近5000万元建设管网和深度处理设施.
事实上,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还建立在应城建设东部循环经济区的广阔背景中.去年,省发改委批复设立应城盐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今年2月召开的应城市三级干部会上,应城市明确提出,“把盐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作为我市盐化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台”.
热电联产,实施对污水处理厂中水的再利用;并且在为循环经济区提供热、电能源供应的同时,它的工业化集中供热,提高了对水、煤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有效地减少了“锅炉林立”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它还为盐化工新产品的开发,预留了能源供给的空间,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协调发展与“两型”家园的追求
按系统工程的理念,科学组织施工.热电联产项目主厂区场地平整,去年12月18日正式动工,到今年3月20日,已完成场平土方20余万立方米.至6月底,主厂区“五通一平”已基本完成.6月28日,记者们现场看到,进厂道路两侧、主厂区建设工地上,各类大型机械,正在紧张施工.
与厂区场平几乎同时进行,今年1月上旬,项目的汽机、锅炉和发电机三大主机设备,已完成招标订购,并确定供货方分别为东方电气公司、上海汽轮机厂和上海发电机厂.
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例如工程建设临时办公、生活小区建设,厂区围墙建设,生活供水,施工电源,中水供水管线方案获得规划批准后管材的招标采购,华能应城公司华能家园小区建设,等等,均在有序进行.
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服务民生的契机,应城市投资2500多万元,对项目落地的郎君镇相关村农户进行重新安置.目前,按城镇新社区标准建设的还建房131栋已基本建成.
为营造良好环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快速推进,强化对项目的支持服务力度,应城市成立了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一名副县级干部任办公室主任,从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发改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工作专班,落实工作责任,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
今年5月16日,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水率市“四大家”领导前往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现场调研.徐长水要求,华能热电与市直相关职能部门要抽调专人,成立联合工作组,专职协调和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多方相互协调,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尽心竭力服务项目建设发展.同时,华能应城热电联产公司也要加大推进项目建设力度,按照预期时间,保证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现正在进行一期工程,它还有二期、甚至三期工程.优化环保,提供热能,提供电能,创造财富,创造就业机会,华能应城热电联产项目,为应城工业经济建设提供了“动力”能源,也为应城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了强大的引擎.
它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理念,付之于实践,并以其热与电的交融和演绎,为应城建设“两型社会”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