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二矿三山四水五景撬动旅游产业再升级
|
应城网 2013-9-3 |
|
|
|
|
|
应城网——荆楚网9月2日讯:“近10年来,应城旅游发生了量的跨越和质的变化.”应城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局长徐立芳说,“2004年以前,应城主要以休闲农庄等一日游为主;2005年以后, 应城汤池温泉景区通过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应城的旅游资源逐渐开发; 2012年,应城市年接待人次已达150.2万人次.”
应城地处武汉、荆州、襄阳大三角经济区中心地带,中心城区距武汉仅88公里,汉渝铁路、长荆铁路,沪蓉高速、孝仙高速、武荆高速纵横全境,汉宜公路、随应公路、汉北河流直通长江,至武汉天河机场仅40分钟车程,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应城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汤池温泉是湖北首家品牌温泉,2004年,应城围绕温泉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功引进武汉丰太木兰天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汤池温泉旅游项目.2005年9月28日,汤池温泉开门营业,两个月就创造了2000余万元的收入.汤池温泉的火爆,不仅带活汤池镇商业链,也带动了应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借助汤池温泉的成功开发经验,应城利用现有资源,面向全国招商,谋划应城“大景区”蓝图:深度开发膏、盐“二矿”,烧香台、伍山、团山“三山”,短港、渔子河、龙赛湖、东西汊“四水”,孔庙、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文峰古塔、百年红堂、周恩来纪念馆“五胜景”. 如今,应城市规划滨河公园、伍家山等多个景区正静候有缘人投资开发.
石膏、岩盐、温泉并称应城“三宝”.面对手中握有的“好牌”,应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有效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立足自身实际,从编制规划入手,组织力量、集思广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时制定和调整全局性、片区性规划,引领全市休闲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如何延长旅游产业链,让游客来了留得住、玩得好?应城的规划目标是,着力打造几个精品景点,形成一个一线串珠的大景区,区内各景点相互辉映,互促互补,实现从汤池温泉一日游发展到应城二日游、三日游.
将于11月竣工的应城国家矿山公园,是全国首个以膏盐文化为主题的风景旅游区.开园营业后,可与汤池温泉景区形成互动. 园区总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包括矿山公园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遗迹遗址景区、团山寺、文体公园、野外拓展基地、水上游乐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地下博物馆、星级酒店及水岸别墅等.应城市旅游业内人士表示,应城国家矿公园全面整合了应城文化旅游环境,是集文化传承、观光游览、生态旅游、养生运动、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审美娱乐于一体的新城,将成为应城旅游产业的重要发展引擎和新的增长点.
为了科学地发展应城市旅游产业,8月上旬,应城市委托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应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应城的旅游产业正借智借力,谋划更上一层楼.
截至目前,应城市已拥有4A景区一家,2A景区2家,星级宾馆9家,旅行社4家,全省星级农家乐11家,旅游餐饮、购物、娱乐等各类涉旅业数100多家,日接待能力过万人次,全市旅游业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全、旅游发展速度和水平不断提升的旅游产业体系.
今年上半年,应城市共接待游客8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和15.2%.
(荆楚网记者 赵秀琳)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