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着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
孝感新闻网 2006-3-2 |
|
|
|
|
|
来源:孝感日报
本报讯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就是应城“两会”上的共识。为实现“两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应城市将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突出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重点抓好新都公司年产碱肥双20万吨、久大公司年产100万吨盐硝和3万吨品种盐、中盐长江公司20万吨烧碱、七二八盐厂20万吨原盐扩批等项目建设,不断壮大盐化工业整体规模。加强盐化产品的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岩盐资源的综合效益。以玉兰公司、金龙公司、永昌公司等为主体,加强石膏系列产品深度开发,发展石膏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膏雕工艺品,抓好BPB公司高档石膏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赛孚公司等为主体,加强与国内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在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条。以硅烷偶联剂系列、医药中间体等产品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做强精细化工产业。抓紧完善配套汤池温泉旅游风景区各项设施,尽快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抓好沿线景点开发。挖掘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加快玉田湖、烧香台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突出发展重点,着力提高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抓好10家骨干企业、10家成长型企业、10个知名品牌销售收入和利税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扶持赛孚公司、神风公司、恒天公司等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快企业持久性开发和技术创新步伐。实施以科技和质量为内在支撑的名牌战略,提升“红双环”纯碱、“红双圈”氯化铵, “白玉”面条、“玉兰”及“三宝”膏粉等名牌市场占有率。高标准拓展市工业园和民营工业园的发展空间,加快四里棚工业区、河西石膏工业带建设,依托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以赛孚精细化工园和双环联碱基地为基础,启动东城区化工工业园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化工工业园区。
——突出统筹发展,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一事一议”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推行村级资金、账务“双代管”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突出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优质莲藕、特种水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产业化经营,壮大三五醇、豪丰、瑞丰等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国家以奖代补政策,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快乡村路网建设。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提高生产效率。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卫生、能源、通信建设,加快改水、改厕步伐,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兴办公益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突出软硬环境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和信贷项目投入信息库,切实加大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争创“全省最佳金融县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武荆高速应城段及联结线建设、皂曹公路应城汤池段改造、城南大道向西延伸、环水花园工程、通村公路建设、学校危房改造、新建城北和天鹅110千伏变电站、杨岭35千伏变电站增容等工程,增强城市载体功能。抓好麻木、公交线路的清理整顿和经营权出让,健全完善城乡建设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减少收费项目,降低投资“门槛”。加大纠风治乱工作力度,建立发展环境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发展环境专项整治,从严查处损害企业发展和阻碍项目工程建设的人和事。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