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企业失业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纪略 |
孝感新闻网 2006-4-4 |
|
|
|
|
|
小小服务卡 浓浓社保情 ——应城市企业失业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纪略 从去年开始,应城市企业失业人员口袋或钱包里多了一样东西——《应城市企业失业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服务卡》,小小联系卡外形和商用名片没什么两样,但作用和意义却完全不同。因为在应城市企业失业人员心目中,它不仅仅是张卡,而早与社保机构进行沟通与联系的纽带,是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和传递社保情的使者。 “喂,是劳保局的田旭红吗?我在广东打工,刚回家过完年,想在出门之前把我和老婆两人断保多年的养老保险关系接上,但不清楚怎么办手续,得缴多少钱,你能不能告诉我详细情况。 “好,你家住在哪里,我们见面再说……”。2月6日中午,春节长假还没休完,应城市劳动保险局扩面续保股副股长田旭红接到原粮油二厂失业人员刘勇军打来的电话,顾不上招待亲朋好友,立即赶往刘勇军的家。 一直以来,应城市劳动保险局养老保险续保工作主要由三个业务股室负责,措施上采取的是“成立一个工作专班、上一次家门、打一个电话、填一份《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表》、发一份资料、开辟一个窗口”的办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一般限于上班时间。而大多数断保人员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忙着做生意,有的重新就业上岗,这样一来,由于没有“时间差”,出现了你上班他没时间,你休息他也空闲在家,要想续保却找不着人的现象,导致一些需要了解政策或续保的失业人员有怨声,影响到续保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扭转局面,消除矛盾,该局从去年开始推行“企业失业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包保责任制”,以股室为单位,按照就近、方便,难易结合,包保人均人数基本相同的原则,向全市近7000名失业人员或家庭成员发放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服务卡。 服务卡的一面印有续保包保责任人的姓名、职务、手机号、住宅电话、单位办公电话及投诉电话;另一面印有“当您想了解养老保险政策、内容,办理续保缴费手续,请联系责任人,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为您解决续保问题”的服务承诺及有关政策、应带证件和提供资料。 为实现人手一卡,该局除了向前来咨询、查询和办理续保手续的人员进行发放外,还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变你来问为告诉你。市区各居民小区、社区居委会、失业人员单位宿舍、就业地点和原就业单位、商业街门店成为包保责任人的主要目标和经常光顾的地方。除了送卡上门,他们还同时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资料、送对帐单;采取信函联系、小区门栋张贴公告、发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与失业人员见面、交朋友、帮他们算明白帐。再加上在市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续保政策滚动字幕,在《蒲城快讯》上搞专版,在广播电台开办《续保之声》栏目,在劳动大楼门前设置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政策展板,在 “五一、十一、春节”期间长、短途汽车站设宣传咨询点的作用下,短短几个月,全市的人几乎都知道有句“无论你在哪里干,养老保险接着算,个人帐户不间断”的宣传口号。” 局财务股出纳小龚说:“实行全员续保以来,全局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人人有压力,个个比着干的氛围,如今这项工作已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发挥联系卡作用,该局规定:各股室包保责任人手机、住 宅电话必须确保早8点到晚10点畅通,节假日也不能例外。与失业人员见面时做到“六要”。即见面要问好,举止要文明,资料要带齐,政策要讲透,工作要做通,分手要再见。“四包”,即包资料数据采集、包宣传资料发放、包续保缴费、包“海尔式”回访。“三有”,即有内容记录、有处理结果、有月进度报表。 服务卡成为失业人员的“贴心卡”,持卡对象说:“只要拨通上面的电话,所有涉及养老保险的问题没有弄不懂办不好的。”去年10月的一天刚要下班,发放处责任人小马接到一位失业人员打来的电话,他说现做点小生意,手头宽裕,很想解决后顾之忧,但社会保险和人寿保险各说各的好,不知道哪个保险更合算……小马当即围绕两种保险的立法范畴、行为主体、追求目的和实施手段作为一番区别介绍,放下电话,小马还是不放心,觉得面对面沟通更具说服力。于是回家的路变成了到失业人员家的路,等见到人,消除对方疑虑,带回签有失业人员本人姓名的《新增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登记表》和《新增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缴费申报表》时,小马才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这才饿着肚子,趁着夜色赶往回家的路。该局负责人介绍,从2005年初开始发放服务卡,累计发放近6000张,下半年自觉主动到社保服务大厅办理续保缴费手续的人越来越多,核定征缴费额也由上半年每天不足万元到100万元以上,截止12月底,全市实际续保缴费人员超过5000人,占到失业人员总数的70%以上;缴纳金额达1300多万元,占到该市养老保险费征缴总额的35%。 服务卡不仅扩大了养老保险影响,提高了失业人员自我保障意识,树立了劳动保障部门良好形象,而且减少了费源流失,拓宽了基金渠道,有效增强了基金支撑能力。仅今年头三个月,该市失业人员续保工作又传捷报,实现了552人登记,实际缴费达120余万元的“开门红”。
作者通联:湖北省应城市劳动保险局 (汪尚潜 曾 刚)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