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业“麻绳”拧成花——在应城看瑞琪“一主多元”现代农业样本
|
应城网 2014-2-18 |
|
|
|
|
|
应城网——湖北日报2月17日讯:春节一过,湖北瑞琪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剑就开始盘算,如何让“五业”同步发展?
2008年,瑞琪还是一个单纯的粮食加工企业,通过5年“跨界”发展,如今已成为我省少有的集农业种植,粮食加工,再生能源利用,旅游餐饮,畜禽养殖等五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综合经营实体.
瑞琪是怎样撑起五业的?新春,记者走进这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探究竟.
亮品牌——
糯米跨省好抢手
气候、土壤、水系等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应城出产的籼糯含微量元素,支链淀粉和出酒率,都在全国同类产品中领先.
好产品,却一度藏在深闺无人识.
2008年8月,经营粮食多年的京山人朱剑果断出手,在应城建立湖北瑞琪粮食有限公司.他的信念是,把籼糯这一湖北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
如今,瑞琪年产5万吨“渔子河”牌糯米,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5个系列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并在多个农产品展会上获得奖牌.
更可喜的是,“渔子河”牌糯米已成为四川和久集团、厦门银鹭集团、绍兴女儿红、五粮液集团等副食和酒类企业的首选原料,供销双方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
瑞琪,成为应城籼糯走向全国的重要推手.通过加工转化增值本地糯稻资源为商品的经济优势,在壮大瑞琪的同时,又带动应城糯稻快速发展.去年,应城市籼型糯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已左右着全国籼型糯米话语权.
共同体——
农企利益好链条
和瑞琪成为竞争对手的粮食加工业在应城方兴未艾,这时的朱剑却在考虑另一个问题:“粮食加工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优质粮源的竞争.谁拥有充足优质的粮源,谁就赢得了向更高发展的主动权.”
朱剑说:“‘跨界’农业势在必行!”
2012年,瑞琪进军种植业,把公司的利益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结起来,打造共兴共荣的利益共同体.
由此,瑞琪连出三大举措:
创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杨岭镇五分、祝墩等5个村流转土地106.67公顷,建起企业的核心基地.被流转土地的农民,除了每年每亩可坐享500元的流转费收入外,还优先到公司工作.聘请省水稻研发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知名专家做常年顾问,建立起湖北唯一的专用糯稻研发基地.
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立合作社.公司投资90万元,每年免费为优质糯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提供良种补贴,并由合作社负责按照统一的品种、种植技术要求,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机耕、机耙、机收等方面的工作,为198户社员提供服务.公司每年拿出加工、销售利润的20%,按照社员售粮多少返利.
在公司驻地周边乡镇,通过“订单农业”扩大粮源.订单实行三个“统一”: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按照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民粮食.去年,与瑞琪粮食公司签订种植糯稻的农户达到3498户,种植优质糯稻面积突破666.67公顷.瑞琪得到的是优质粮源,农民得到的是增产增收,仅去年增收2000多万元,与种植常规稻相比,亩均增收200多元.
相益彰——
循环经济好路子
粮食加工和种植形成一定气候后,瑞琪致力向“一主多元”发展.用朱剑的话说,“走的是循环经济之路”.
蜿蜒的庄内公路,把龙池山庄1000多亩山地分割成一个个组团.山坡上,郁郁葱葱的风景树和速生杨绿荫遮天,3万只土鸡在树荫下嬉戏啄食;绿树旁,休闲农庄集吃、住、垂钓、娱乐为一体.举目间,一幅山水相连、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龙池山庄是瑞琪“跨界”发展延伸出的一个农业生态旅游项目,流转杨岭镇山场面积66.67公顷,每年付给农民土地流转费500元/亩.农民说:“过去一文不值的秃荒山,现在变成了‘摇钱树’.”
在公司的成品仓库,堆积如山的谷壳薪棒都是粮食加工后的谷壳制成.朱剑说,早在2009年,公司就投资近100万元攻克谷壳制棒技术.目前已形成年生产稻谷壳薪棒1000吨,机制木炭1000吨的加工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60万元.过去的稻壳废弃物,如今能赚钱,“谷壳制棒”的三项技术,还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目前,瑞琪旗下已拥有湖北瑞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应城龙池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应城瑞琪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共3家全资子公司,形成“粮食种子研发—粮食种植—粮食加工—谷壳制薪棒—炭木灰做肥料”的循环经济格局.
面对未来,朱剑充满信心:“到2015年,公司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利税过1000万元的目标.”
(杨敬文 郑毅 丁艳红 陶茂)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