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杯”好新闻]浩荡春风鼓征帆——应城科技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纪实
|
应城网 2014-3-5 |
|
|
|
|
|
应城网3月3日讯(特约记者丁艳红 陶茂):骏腾发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打入国际高端制造业,在全国电阻焊细分行业排名第一;卓熙氟化石墨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随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应城制造的病毒唑医药中间体、电镀中间体生产技术国内领先,占领国内市场的80%……一个个高科技产品贴上应城标签走向市场.
从应城制造到应城“智造”,得益于应城市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不断营造科技发展环境,逐年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3年,应城连续7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2年获评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市.
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城新一届决策层深知,城市经济要转型,必须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应城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各一名领导分管科技创新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应城人大、政协每年调研视察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情况;坚持科技工作“四个一”(一个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一个科技项目、一个科技示范基地、一个科技示范户)联系制度,明确乡镇党委书记及企业法人为科技工作第一责任人,配齐配强各级科技副职,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完善政策引领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相继制定《应城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
2013年3月28日,孝感市企业科技创新现场会在应城召开,全市67家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现场观摩了应城市恒天、富邦、骏腾发3家高新技术企业,应城市长肖红梅作了经验介绍,引起强烈反响.
为吸引高新科技落户,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应城制定奖励措施,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创新人才、专利、成果、技术创新平台的奖补力度.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优先保障科技发展,逐步使科技支出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所占比例达到1.1%以上.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新模式,引导创投、风投资金和银行资金、社会资金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投入的主体.
2013年,应城为科学技术支出2008万元,支持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33项,先后对270项专利和成果发放补助资金30.5万元,对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和专利示范优秀企业奖励50万元,科技大会上拿出90万元资金对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
搭建创新服务平台
2012年,应城建立湖北省优质水稻研发中心——应城特种糯稻研发基地,去年被认定为省级研发中心.
应城农民有种植糯稻的传统,为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应城市以糯稻产业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重点,依托省农科院等院校技术优势,研发糯稻新品种,推广糯稻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依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公益性服务组织,在16个处、镇、场设农技110服务站,形成了以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组科技示范户为基础,其它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市、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近年来,应城65家科技型企业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6个、省级技术中心3个、孝感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6个,省级孵化器1家,专业性、综合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各1家.通过实施“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培育壮大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富邦、恒天、骏腾发等5家企业进入湖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行列,其中2家企业列入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卓熙、恒泰、泱盛、志诚等一批企业列入“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后备企业.
在充分调查了解企业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主动走访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介嫁接科技合作意向,当好科技“红娘”,科技合作由“一校一企”合作模式逐步拓展到“多校一企业、多校一行业”,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
仅2013年,应城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7项,争取国家无偿科技扶持资金1830万元.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1项、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2项、省科技支撑计划2项、省创新基金项目3项、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计划1项、省校企共建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各1项,实现了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零”的突破.市财政两年安排科技研发资金3000多万元,通过政府科技资金引导,带动企业新增科技研发投入3.5亿元.同时,应城市还先后为富邦、骏腾发引进创投资金1.2亿元,为骏腾发公司、弘锦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科技成果、专利质押贷款75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高校院所技术合作,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肥料助剂、磷矿石浮选剂、肥料用生物缓控释材料等系列高新技术产品,提高肥料利用率50%以上,减少肥料流失及农业面源污染.该公司成为全国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即将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围绕做大做强盐业化工、精细化工、石膏建材、油品加工、调味食品、特色农产品等主导产业,应城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环保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不断建设和发展,基地有涵盖有机硅、有机氟、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电镀中间体等300多个品种70多家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精细化学品生产基地.
针对小膏粉加工企业产品档次低、污染环境等问题,应城引导企业加强与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合作,深度开发石膏工艺品、特种模具、石膏粉、青石膏混凝土膨胀剂等下游产品,提高石膏附加值和产品科技含量.仅青石膏混凝土膨胀剂和“玉兰”牌石膏粉每年为应城石膏产业新增产值近10亿元,带动了应城石膏产业的发展,石膏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去年,应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GDP的比重达到11.5%,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已形成有机硅、有机氟、肥料添加剂、矿石浮选剂、药用包装材料、机器人焊接装备、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生物医药中间体、电镀中间体等26个系列的300多个产品.多数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国际同行业处于领先和先进水平.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