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应城市人民政府市长高楚元 |
新华网湖北频道 2006-6-5 |
|
|
|
|
|
用新机制激活"应城三宝"
新华网湖北频道6月2日电(记者高友清)地处江汉平原的应城市素有"膏都盐海"的美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石膏、岩盐、温泉并称"应城三宝"。近年来,应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依托特色资源抓发展,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为54.3亿元和4.3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3%和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靠什么取得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应城市人民政府市长高楚元高兴地向记者分析了应城发展的"成功秘笈"。
依托资源兴产业
应城始终坚持把发展资源型特色经济作为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攻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丰富的石膏、岩盐、温泉等自然资源和相关存量资产做文章,全面发展壮大盐业化工、石膏建材和温泉旅游三大特色支柱产业。目前,这三大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60%以上,支撑作用日益突出。
高楚元指出,膏盐工业一直是应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基础较好,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前几年,相关企业机机制不活,效益不佳,负债加重。为尽快扭转困局,应城冷静分析形势,因企施策,制定了一系列有力的针对性措施,闯出了一条以改革促转民、以招商促盘活、以存量引增量的路子,全面盘活和发展壮大了膏盐产业。
2004年,应城成功引进全国井矿盐行业的龙头企业--四川久大集团,对两家市属主要制盐企业实施整体收购,企业迅速转入正常生产,当年实现税收过千万元。目前,这家企业生产规模已扩张到年产50万吨原盐,效益成倍增长。成都新都化工公司收购应城联碱厂和磷肥厂以后,企业效益不断提升。湖北省应城石膏矿是省直重点困难企业,2004年下放应城改制后成功扭亏,新成立的金龙膏业公司生产经营良好,生产能力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台湾永昌化工公司在应城的投资累计已达到0.6亿元,已形成年产6万吨高强石膏粉的生产能力。目前,全市石膏行业通过开展结构调整,运行质量不断好转。
汤池温泉是全国五大高温温泉之一,水温达70℃以上,而且泉眼丰富、易抽取,日出水量可达1万立方米以上;温泉水富含20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倍受人们青睐。汤池风景区位于应城城西20公里,与天门、京山、汉川等县市交界。景区内绿茵铺地,鸟语花香,环境优雅,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座落其中,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人文景观、红色的革命历程,积淀了丰厚的旅游资源。
应城紧紧围绕温泉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努力探索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路子,不断加强景区的开发与建设,使之成为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度假、休闲疗养胜地。2004年10月,应城成功引进武汉丰太木兰天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汤池温泉旅游项目,汤池温泉的开发利用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湖北汤池温泉旅游有限公司抓住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机遇,规划建设国家4A级旅游渡假疗养区,一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560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建成度假别墅29栋、室内温泉游泳馆、室外动感温泉池、养生温泉池、药物温泉池等各类温泉池200个、会议中心7000平方米(大小会议室7个)、餐饮服务中心6000平方米、接待中心5724平方米,接待能力达1000人次/日,形成了客房、餐饮、泳池、运动、娱乐等五大功能区。2005年9月28日正式开业,仅当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日接待游客3000多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50万元,经营异常火爆。同时还有效带动了应城餐饮、娱乐、交通等产业发展,吸纳了应城400多人就业,使得汤池甲鱼、茶叶等地产品以及各类纪念品销量大增,各大宾馆旅店客房爆满。随着二期工程的开发建设,汤池温泉风景区必将发展成为带动应城三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依托资源强骨干
高楚元介绍说,应城坚持突出资源型工业的主导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形成了盐业化工、石膏建材、机械制造、食品饲料、轻纺塑料和精细化工等六大特色工业体系。特别是去年以来,应城重点实施了"三个十工程",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和知名品牌聚集,进一步壮大了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一是全力支持湖北双环集团、久大(应城)公司、新都化工公司、中盐长江公司、湖北银光公司、青啤(应城)公司、728盐厂、恒天医药公司、鸿祥化工公司、鑫龙纺织公司等10家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实现总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超2亿元的目标。
二是着力培育赛孚化工公司、山南金鹰摩托车公司、玉兰膏业公司、金龙膏业公司、李咀膏业公司、星鑫包装公司、团山膏矿、裕隆粮油公司、豪丰米业公司、黎虹纺织公司等10家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形成销售收入过5亿元、税收过2000万元规模。
三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红双环"纯碱、"红双圈"氯化铵、"青岛山水"啤酒、"白玉"面条、"豪丰"大米、"三宝"膏粉、"玉兰"膏粉、"山南金鹰"摩托、"桂花"碘盐、"恒天"丁基胶塞等10大品牌的知名度,培植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全市10大品牌产品产销率均超过99.5%,"红双圈"牌氯化铵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选为"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
"三个十"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张,运行质效大幅提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过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幅度提高。
依托资源上项目
高楚元指出,应城始终坚持项目立市战略,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和培植新兴产业,坚持不懈地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近两年来,应城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65个,总投资14.2亿元,其中过千万元的项目28个,为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湖北双环集团"油改煤"工程是应城的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达6.7亿元。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应城专门成立工作专班,全过程做好跟踪协调服务。目前该项目已竣工投产,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3亿元、增加税收4000多万元。为支持新都化工公司实施技改扩能,我们积极帮助企业融资6000万元,建成了一条年产6万吨硫磺制酸生产线和年产20万吨硫基复合肥生产线,使企业纯碱、氯化铵生产能力达到双12万吨、复合肥年产达到50万吨。今年,应城又为新都公司协调解决项目用地200亩,促使该企业与国际著名的复合肥生产企业--美国嘉施利公司合作,新上年产80万吨高塔造粒高浓缩硫基复合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可投入生产。项目建后,新都公司年销售收入将由现在的2.4亿元增加到7亿元,税收达到5000万元。日前,应城又在膏粉深加工项目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英国BPB集团公司和应城金龙膏业公司、李咀石膏公司、华雄石膏公司共同签署了投资意向书,拟投资650万欧元,联合兴建石膏制品项目,规划年产高强石膏粉4万吨。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带动应城石膏建材行业加快发展的龙头。久大(应城)公司100万吨/年盐硝联产和3万吨/年品种盐开发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外,应城一批精细化工、药品包装、油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建设项目也进展顺利。今年,恒天公司与四川奇力制药公司共同投资6500万元建设的年产10亿只0PP胶塞项目,已于日前竣工投产;鸿祥公司年产20万吨燃烧油扩批项目也将于11月上旬竣工投入运营;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依托资源建园区
据高楚元分析,近年来,应城紧紧围绕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高对外吸引力和竞争力这一目标,精心规划布局和高标准建设了市开发区工业园、市盐化工业园、赛孚精细化工园、市民营工业园、市河西石膏工业园和双环联碱基地等六大工业园区,使之成为了应城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进的平台和窗口、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应城市开发区工业园以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大项目为重点,各项硬件设施十分完善,目前北美先锋公司、恒新公司等8个企业或项目已成功落户并加紧建设。市盐化工业园以久大(应城)公司、新都公司、湖北银光公司等企业为主体,岩盐资源非常集中,工业存量资产已全部盘活,应城将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大改扩建力度,提高盐、碱、肥产量,形成2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把园区建成全省乃到全国最大的盐化工业基地。以赛孚精细化工园为核心的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落户应城,应城专门成立了市级领导小组,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办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企业,尽快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目前园区精细化工企业达78家,产品分为8大系列200多个品种,70%以上出口,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其中电解有机氟、硅烷偶联剂、电镀添加剂、病毒唑医药中间体等4个产品全国销量第一,部分产品还被"神五"、"神六"飞船采用。
应城市民营工业园突出产业支撑,将用3年时间建成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利税5000万元的发展新区,目前投资过千万元的华兴机床、钰虹粉笔等项目已落户园区并建成投产。市河西石膏工业园以园内9家膏矿、17家加工企业为支撑,加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提高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成为了具有较强实力的石膏工业走廊。联碱基地主要依托双环集团,突出技改扩能和产业配套,延伸和加粗产业链条,建设全国最大的联碱生产基地。(完)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