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煤气化生产合成氨技术落户应城 |
长江日报 2006-6-23 |
|
|
|
|
|
汉网消息(长江日报)(记者金涛)4月份亏损1000万元,5月份持平,本月转为盈利——一项来自壳牌公司的世界首例煤气化生产合成氨技术,让陷入石油涨价危机中的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死回生”。昨日,双环公司对外宣布,自5月17日煤气化启用后,每天节省生产成本109万元。
煤气化技术是将煤炭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同时将硫化物固化,形成一种清洁的能源和原料,国际上广泛运用于发电、生产化肥、甲醇等。
1997年,双环公司决定实施油改煤工程——将原料由石油改为煤,并与壳牌公司展开协作。由于全球尚无先例,历经10年“磨砺”,在工程设计方五环科技公司的配合下,三家联手创下“世界第一”。这也是壳牌煤气化技术落户中国的首个项目。
据悉,此套设备日投煤量900吨,总投资7亿元。这一项目的成功,改变了双环公司的命运。由于近年来国际油价飞涨,国内所有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厂均因巨额亏损而停产。今年1-4月份,双环公司每月亏损1000余万元。5月17日,煤气化技术启用后,当月效益止亏持平,6月份起开始盈利。
巨大的经济效益得益于原料成本和治污成本的降低。
以前,每吨合成氨需0.84吨石油,油价约为3200元/吨;现在,每吨合成氨需1.45吨煤,煤价基本稳定在470元/吨。仅此一项,每吨合成氨可节省成本2000元左右。
此外,该设备按欧洲环境标准设计,残渣和飞灰完全回收,出售给水泥厂。污水达到零排放,不再需要治污费用。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