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扎扎实实破解群众难题 |
湖北日报 2003-7-9 |
|
|
|
|
|
针对困扰应城城区草街居民的“路不通”、“灯不亮”、“下水道堵塞”的3大难题,应城市组织城建、电力等部门投入40多万元,用3个月时间修建了一条全长600米的水泥路,安装了12盏路灯,疏通了淤塞的下水道。“七一”前夕,草街居民自发敲锣打鼓向市委、市政府送锦旗.
应城市委书记何霞江说:“这是市委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一个缩影。”
应城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大棚蘑菇是加快农民致富的一个经济亮点。去年,城北办事处发展蘑菇大棚118个,产鲜菇60万公斤,销售收入180万元。有的乡镇跃跃欲试,纷纷效仿。市委及时提出“蘑菇多了怎么办?”组织开展“如何服务农民”的大讨论。为规避市场风险,市直部门抽调专人组织20个工作队进驻各村指导结构调整,搞好科技、信息和营销服务。同时,市里投入100多万元,建设盐水菇加工厂和菌种厂,加大加工增值能力,解决农民生产技术和产品销售的隐忧.
乡村公路建设滞后是农民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据初步测算,7条乡村公路建设至少需要资金1200多万元。本着“不收农民一分钱,不利用农民一个工,不让农民利益受到一丝伤害”的原则,应城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等七家单位联合倡议:“过去农民兄弟为应城发展付出太多,现在是我们回报他们的时候了!”不到一个星期,全市机关干部、社会各界共捐资720多万元。目前,全市乡村道路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