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民营经济园:城中经济发展有助推器 |
孝感新闻网 2006-8-4 |
|
|
|
|
|
应城网8月1日讯(记者丁艳红):民营经济园位于城中办事处,是应城市三大经济园之一,2004年4月开始动工建设。至目前,已成功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个,投资过千万元项目4个,投资过500万元项目1个……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完成了“漂亮的一跃”:2006年6家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税收300多万元。
这一新突破靠的是什么?城中办事处人道出了其中的答案。倾力招商引资,用新的理念发展园区经济,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城中办事处在实践中认识到,招商引资必须部门协同作战、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招商热情、人人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营造出全员招商、重商和亲商的良好氛围。为此,办事处将招商引资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招商引资成效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鼓励企业和经营业主走上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使得全处很快形成了“招商光荣、招商有利、招商有为”的良好舆论氛围。
为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招商引资热情,该处积极出台有关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招商引资中介人实行重奖,最高奖励额达20万元.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在,该处领导带队招商、专职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等招商方式不断创新。他们克服经费困难,每年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外出招商小分队,分多批次到珠三角、长三角、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同时,利用融入武汉城市圈和汤池温泉旅游热的兴起,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使一批商贸、物流、餐饮等三产业项目迅速落户园区。仅今年,又有华龙拉链、广州摩纳娅服装等6个回归项目已经签约。
为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形成扎堆效应,城中办事处积极营造了“惠商暖商”投资环境。今年5月份,办事处投资20多万元,聘请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对工业园区进行了重新规划,按照功能进行了产业细化分区,使园区规格更加合理化。近两年来,该处已完成了200万元的园区道路硬化、自来水管网铺设、电力配套等工程,目前又筹资1000多万元准备完善园区的综合配套,以此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向民营经济园聚集,使之成为民营企业的“孵化器”。
在软件建设方面,该处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对来民营经济园投资的企业,办事处负责“四通一平”,其项目的立项、审批,实行一个专班负责、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实行“两个隔离”,即项目建设与周围居民隔离,与部门隔离。在土地、税收、审批、行政服务等方面给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并全面实行招商引资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对各种“吃拿卡要”等行为,办事处组织纪检、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投资企业实行挂牌重点保护,进行严厉查处;对在民营经济园投资的生产型企业,一律实行零距离服务,并给项目单位统一发放“客商服务绿卡”,持卡人可优先办理城镇户口,在计划生育、就业、入学、参军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同等待遇,使外来投资者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
良好的投资环境,种种暖心之举引得投资项目纷至沓来。今年上半年,全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8.1亿元,销售收入6.08亿元,利润2100万元,同比增长15%、16%、15.5%。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