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千余农民靠技术出国打工 |
长江日报 2006-8-9 |
|
|
|
|
|
本报讯(通讯员郑毅 周应军)6日,应城市东马坊办事处大郑村农民郑伟打点行装,坐上飞机,到越南从事钻井勘测工作。此前,他在应城市科技馆培训中心参加了6个月订单培训,拿到培训结业证和高级技工职业资格证书。
据介绍,2004年以来,应城像郑伟这样通过订单培训, 以技术出国打工的农民有1650人,共挣回1700万美元。
近年,应城重视对外劳务输出工作,积极拓展对外业务领域,把劳务业务发展到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约旦、越南等10多个国家。
应城成立3家对外劳务输出专门机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统一管理,进行培训。今年,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在原有缝纫、注塑、金属模具、钳工、铣工等10个专业培训班基础上,又开设了电脑、汽车维修等5个培训班,共有3000多人报名参加培训。
有关机构当好出国农民“维权卫士”。去年10月,该市有5名纺织女工与国外某企业发生劳务纠纷被扣工资,该市通过劳务外输公司出面调解,被扣工资如数追回。
一些农民通过出国打工积累了技术和奖金后,回家乡自主创业当老板。长江埠办事处周小娇、代爱荣等3位妇女,经培训学得制衣技术后,到日本福冈市做缝纫工,每人挣回30万元。今年初,她们共同斥资50万元在应城解放街购买一间铺面做服装生意,年销售高档服装5400多套,获利近10万元。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