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新突破——应城依托“三大板块”促经济发展纪实 |
应城网 2014-11-16 |
|
|
|
|
|
应城网11月15日讯(特约记者丁艳红 陶茂):素有“膏都盐海”美誉的应城,资源富集,物华天宝.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影响,应城市委、市政府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果断提出“功能分区”战略,做大做强东部循环经济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西部旅游经济区“三大板块”,经济运行一路高歌:11月,投资30亿元的华能热电一期工程即将投产,投资80亿元的应城国家矿山公园本月开园,投资21亿元的新都化工扩能投产完成……
不遗余力 升级东部循环产业引擎
11月14日,走在通往应城四里棚办事处新都嘉施利(应城)水溶肥项目建设现场的一条水泥路上,办事处党委书记李艳霞说:“这条路原来是一条街,因为项目建设需要,我们就动员搬迁了.”
四川新都化工公司入驻应城已经有12个年头,从当初600万元收购应城联碱厂起家,通过一期扩能、二期技改、三期升级,裂变式发展,2011年,新都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募投资金13.5亿元,全部投在应城,嘉施利、益盐堂、美集盐等子公司陆续建成投产,7家总资产达85亿元.目前,新都化工又投资5.8亿元建设嘉施利(应城)水溶肥项目.
新都为何敢在应城倾注全部身家?新都化工总经理宋睿一语破的:“除了资源优势以外,应城服务企业绝对一流.”一个“赔钱”的例子可见一斑:2011年,新都扩能需要投入4亿元建还建房,为了缓解成长型企业资金困难,按6:4比例,政府出资2亿元,企业承担1亿多元,建设刘杨新社区,开创了政企共建社区的先河.
在汉宜路郎君段旁,华能应城热电正在这里一天天长高.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水说:“应城历时8年,才争取到华能热电项目.”为了给应城东部循环经济带来良好的环保和社会效益,2006年9月,应城根据国家“上大压小”产业政策,策划包装实施大型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产项目,于2007年12月引进华能集团投资.5年多来,双方密切合作,整体联动,全力快速推进.项目2013年1月28日正式动工,2014年7月投产发电,建成后可创税收亿元以上,对应城建设“两型”社会起到巨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技改是循环经济的“急先锋”.双环科技、新都化工等6家盐化企业进行脱硫脱硝改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分别减少3500吨和500吨;新都化工、长舟盐化成为全国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双环科技、新都化工、长舟盐化等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年减少能耗总量近6万吨标煤.
目前,应城东部盐业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集聚企业达到74家,主导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原盐年产能达到570万吨,纯碱年产能达到170万吨,氯化铵年产能达到180万吨,复合肥年产能达到180万吨、品种盐年产能达到40万吨,呈现产销两旺、效益提升的局面.
千方百计 打造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
11月14日,走在应城开发区骏腾发车间,一台台焊接机器人正在这里组装.它们下线后将走上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富士康等国内知名企业的生产线,该公司总经理刘学明说:“上个月有2批销往英国和加拿大,下月,我们准备公司第三期扩能.”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应城坚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全市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达到27家,16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63个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高新科技企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5%. 应城规模以上企业有10%运用信息终端对生产工艺实行集中控制.富邦科技、骏腾发等企业建成省级技术中心;双环科技、富邦科技、恒天药业、新都化工成为全省“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同时,应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全市30多家企业参加产学研洽谈会,推出科技成果20多项,3家企业与大专院所签约高新技术合作项目5个.
同时,应城大力实施“中小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县域调度资金86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500万元;开展“助保贷”业务,为企业解决贷款7000多万元;争取“集合贷”政策,为中小企业争取信贷资金5600多万元;开展银企对接活动,9家企业与9家银行确定贷款协议8.7亿元,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今年5月,全国第三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陆续授牌,位于应城的湖北弘锦高新产业创业园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家由民营企业出资设立的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为创业探索新路.
上市融资是企业获取资金、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应城引导中小科技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打造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7月2日,湖北富邦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投资金4.6亿元;应城骏腾发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已列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应城在主板上市公司已达3家;此外,已在四板上市的骏腾发、泱盛科技、卓熙化工等企业,正积极谋划主板上市.
注入文化 激活西部旅游经济区
以前,应城汤池温泉藏在深闺无人识.如今,汤池温泉里游人如织.
文化也是发展经济的资源.应城人从汤池温泉招商中提振了信心.应城有着500年凿膏熬盐的开采历史,具有丰富的膏盐文化,遗留有众多的矿洞,这能否也成为招商的资源呢?
2008年,应城人的这一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广东振鹏集团投80亿元在应城建国家矿山公园.应城国家矿山公园成为湖北省继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之后的第二座国家矿山公园.
公园分膏矿景区、盐矿景区和温泉景区等三个景区,园区内建地上、地下博物馆,三座水上游乐场所,四条旅游线路,五大景区,团山天池、古码头等三十处景点,11月22日正式开园.建成后的应城国家矿山公园将紧紧依托武汉,辐射全国,与汤池温泉景区形成相得益彰的互动效应.
洞商文化、红色文化、蒲骚文化……文化招商热激起应城文化人的踌躇满志,把5000年的应城文化满搜了一遍.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城市的文化资源?11月3日,应城举办第二届应城十大民间艺人和文化名人评选,在非遗文化汇演上,应城膏雕、应城高跷等行将消失的文化搬上了大舞台,获得在场观众的满堂喝彩.应城一方面对非遗文化进行抢救性发掘和保护,积极申报全国、省非遗文化遗产名录;一方面,请北京的规划公司策划包装,制定《应城旅游十年规划》,有序依托应城8大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今年6月,该规划获得应城市旅游局通过.
抓大不放小.应城鼓励全民依托汤池温泉和矿山公园发展“农家乐”,进一步完善鼓励农家乐的政策措施,规范日常管理,鼓励和引导“农家乐”上规模、提档次、创品牌,为应城西部旅游创造良好环境.
据《应城旅游十年规划》预计,到2015年,应城将建成一个5A级景区,旅游市场将达到300万人次,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